专家认为,只有工作时用到图形的理化学家才可能梦有所得,而以文字工作为主的作家只能梦见无法卒读的天书。这是因为睡眠时掌管文字、逻辑的左半脑参与度降低,而负责图像、音乐等功能的右半脑仍起作用的缘故。
所以,当我们尝试用右半脑,或者说图形的方式去解读基金的时候,也许能看到以前用纯粹的文字不易发现的亮点。比方说,市场的巨幅下跌使投资者的资产大幅缩水,无论是股民还是基民都很不开心,可是到底谁更不开心一点呢?我们打开股票软件的走势图,用画图工具划一条与最近时点相切的水平线,然后查看该线与历史K线相交的位置就可以了。以上证综指为例,2008年6月30日收盘点位是2736点,那么另一端相交的位置是2007年1月9日的2807点。也就是说,从整个市场层面静态地看,2007年1月9日以后,或者说最近17个月内购入沪市股票的投资者都亏钱了。同理,我们来分析一下上证基金指数:此端为2008年6月30日的3502点,彼端是2007年6月13日的3529点,就是说,最近12个月里入市的基金投资者亏钱了。所以结论是:相对基民来说,股民不开心得更久一些。
也许另一张图能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与股票齐涨共跌的基金到底意义何在!把上证基金指数和上证综指叠加,他们的共同起点为2006年8月7日附近,可以看到两条线渐渐离散,呈喇叭口扩大的形状,而上证基金指数在上方。换言之,就是上证基金指数从起点处的1076点到2008年1月8日的最高点5525点,涨幅为413%,而到今年6月30日的3502点,跌幅为36.6%;同时上证综指从起点处的1547点到2007年10月16日的6092点,涨幅为294%,到今年6月30日的2736点,跌幅为55.1%。所以,基金并非不败神话的缔造者,但是它通过每次牛市时比大盘多涨一点,熊市时比大盘少跌一点,积小胜为大胜,最终从长期上获得更为可观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