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不景气的时候,人们才念起保本产品的好来,比如保本基金。
2008,所有新发售的基金,包括股票、QDII、债券、平衡,统统都没有保本基金好卖,早先推出的国泰基金旗下的国泰金鹿保本基金(二期)发售首日募集份额近2亿元,超出其他品种不少。
业绩挑逗真相
尽管保本基金本身直接贩卖的不过是"保本"概念,但另一个不无挑逗的事实是,根据晨星中国的统计,此前的6 只保本期结束的保本基金,其保本期间的年化收益率最低者银华保本增值基金亦达到7.32%,而最高者国泰金象保本基金其在三年的保本周期内,期间年化收益率高达25.27%。
毫无疑问,这样的收益率不仅远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并且其保本期内的年化回报都战胜了通货膨胀。
即使按最逊收益者推测,放眼当下的资本市场,应当都是可以大卖的品种。
问题在于,历史并不会简单地重演。
实际上,上述保本期结束的保本基金,其共同的特点在于,其保本开始日期为2003或2004的低点,而结束在2006-2008的牛市当中,"后者是这些保本基金高收益的最主要原因。"一位基金界人士称,"所以,越是在熊市尾巴发售的保本基金,其收益越好。"
比如,2003年6月保本开始日期的南方避险增值基金,其业绩明显不如2004年底方且发售的国泰金象保本和嘉实浦安保本基金。
他指出,目前发售的保本基金,其时机确实已经在市场之低点,但最坏的时候未必就已经到来,并且按照规律市场在底部地位的时间通常都不会太短。
"这会直接影响到保本基金向上收益空间。"他说。
另一个问题在于,尽管保障所投本金的安全是保本基金的最大卖点,但国泰金鹿保本基金(二期)基金经理高红兵指出,所谓保本基金,只有在认购期购买并持有到期,也就是全程参与,才能享有保本(对本金提供100% 或者更高/ 低保证)条款承诺的权利,如果在基金成立以后申购保本基金或提前赎回基金,都不能享有基金的保本条款。否则,不仅要自己承担基金净值波动带来的风险,而且还需要支付1.8%-2%的赎回费用。
此外,在高通胀、持续加息的背景下,投资保本基金的机会成本亦居高不下。
华泰证券基金经理杨荣仁举例称,假如投资者将1 元钱存入银行,3年后,如果不考虑目前还处于加息周期的因素,以4%的年利率计算,3年后可拿回1.12元;如果3年后保本收回1元,实际上每1元钱就已损失了0.12元的利息收入。
而如果以年通胀率5%计算,投资1元钱即使全保本,10年后的实际价值也就只有0.6139元,通胀本身就会侵蚀近40% 的本金。
以2007年为例, 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为4.8%,按此通胀水平来说,保本基金在不亏损的同时,能获得约5% 的收益率,才算做到保值。
或遭淘汰?
目前,国内市场上尚且运行的有四只保本基金,分别是南方避险增值、国泰金鹿保本、金元比联宝石动力(下称"宝石动力")和银华保本增值基金。
其中,南方避险增值和银华保本增值皆为保本二期运作,国泰金鹿保本基金也于2008年4月28日到期,并将转入第二个保本期。
该类基金的契约显示,保本基金的投资通常分为保本资产和收益资产两部分。高红兵称,保本基金主要通过使用一些保本技术,如固定比例资产组合保险技术和基于期权的保本技术等来实现其基本的保本目标。
根据晨星的观察,在境外的成熟市场中,为实现到期日保证金额的保本资产部分一般采取"消极投资",通常投资于零息债券的等政府债券、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或大额定期存单。而收益资产部分则进行"积极投资",投向股票或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
市场人士称,由于为实现保本目标其通常对债券投资的比例非常高,导致其可能的收益空间有限。
这样的结果是,在市场震荡的情况下,保本基金有较好的抗跌性。2008年6月12日,3000点关口被击穿,所谓"政策底"终告失守。就在失守的这一周,保本型基金的平均跌幅1.33%,金元比联宝石动力保本跌幅最小为0.76%。是除债券型基金之外跌幅最小的开放式基金,但在6月16日,该基金跌破1元面值,净值仅为0.9657。
公开数据显示:2004-2006三年间,保本型基金年化平均收益率最高达到30%,相当于股票型基金年化平均收益率的2/3。
对此,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王群航称,保本型基金在牛市中的净值增长率不如以股票市场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各类基金;而在熊市中,多数这类基金只能保证本金的安全,并没有无风险收益的保证,因此并不等于真正的保本,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在不断加息的背景下,其收益很可能连银行的活期存款都不如。
他甚至认为,保本型基金有可能是继中短债基金之后第二个将被市场淘汰的基金类别。
不过,据晨星统计,在全球经济波动的2003 年,香港保本基金的净销售额达到10.46 亿港元,占当年基金净销售额的29.63%,是净销售额最高的基金类型。
金元宝石惊现套利机会
不过,保本基金亦有走"非常道"的。
金元比联宝石动力(以下简称"金元宝石")提出了另类保本条款--认购和申购保本底线:认购保本底线为1.01元/ 基金份,申购保本底线在1.01元/基金份的基础上扣减累计分红款项。对于认购并持有到期的投资者,该基金本金保证的比例超过了100%,没有考虑认购期的利息。
6月16日,宝石动力出现净值跌破面值,晨星研究员王蕊认为,这与其股票仓位的控制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投资者此时申购基金并持有保本到期,则可以按照1.01元/份实施保本。
王蕊指出,这样的设计在弱市中为投资者提供了潜在的套利机会,不过其机会大小取决于市场持续的表现,和该基金在股票仓位上的选择。
长城证券阎红称,宝石动力的认购和申购都保本的条款设计事实上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套利机会。
比如,在基金净值低于保本底限时申购,持有到保本期,可以获得保本底限与申购净值的差价,或者在基金净值高于保本底限以上赎回。特别是在临近保本期到期日,如果出现基金净值低于保本底限的情况,此时申购等待保本期到期赎回是较好的套利机会。
王蕊同时指出,这样的套利机会一方面要考虑套利成本,即申购费与赎回费两项成本总计,另一方面要考虑机会成本和套利收益能否战胜同期通货膨胀水平。
"目前净值与面值的差额水平尚且不构成很显著的套利机会。"她说。
按照契约规定,假设6月16日申购10万元宝石动力基金, 申购费1.2%,则净申购金额为98814.23元(100000/(1+1.2%),申购费用为1185.77元,申购的份数为净申购净额除以当日净值即102323.94份。
如果在2010年8月15日前基金未分红且净值未达到1.01元,投资者可按1.01元赎回,这样赎回金额为103347.17(102323.94*1.01)元,比当初投入的本金高出3347.17元,实现无风险套利。
不过,由于赎回费用的存在,套利收益可能被侵蚀,但若净值继续走低,套利收益会不断扩大。
保本基金的担保人机制
从通俗的意义上理解,保本就是为投资者锁定投资风险的一种承诺。而实现这种承诺除了宽泛的资产配置和保本技术之外,担保人的存在是保证保本的最后一道闸。
根据各只保本基金的契约规定,如果到期后的基金净值加上保本期内的累计分红额,如果低于认购保本基金时的本金资产,基金担保人就会向投资者赔偿损失部分。
所以,担保人的到期偿付能力是保本基金保本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投资者在购买保本基金时也应注意其承保公司的实力。
除此之外,市场人士也提醒投资者,支付给担保人的保证费用是由基金资产支付还是由基金管理人自行支付,根据本刊了解,目前的这一费用都是从1.1%左右的基金管理费中抽取0.2%。(理财观察 姚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