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复杂经济环境考验百姓心态 避险理财忌单一化
查看完整版本:复杂经济环境考验百姓心态 避险理财忌单一化
2008/9/1 14:39:23
  高风险的证券市场总是刺激着人们不断"扩张"的资产增值欲望,但同时,股市财富效应减弱、持续的通胀压力未消,再加之长达17个月的"负利率"的经济环境,这些都诱使百姓不得不在"保本还是增值"的取舍过程中左右为难。更重要的是,不管是投资股市还是储蓄,都要避免因风险偏好而过度单一。如何调整逐利心态,适应目前经济形势,才是百姓现阶段理财首要解决的问题。
  储蓄逆势大增
  在解释"负利率"现象时,有人这样形象地打比方:如果在过去一年,你既没有买房又没有炒股,连基金也没有买一份,而只把钱存在了银行里,你会发现自己的财富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随着物价的上涨缩水了。换句话说,就是当存在银行的钱所得的利息赶不上钱同期贬值的速度,就出现了"负利率"现象。本月初,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抛开利息税不计,从2007年2月至2008年6月,中国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经低于通货膨胀长达17个月之久。可奇怪的是,上半年储蓄回流的现象却比较明显。在实际负利率背景下,2008年以来居民定期储蓄存款月均增加3000亿元。
  求稳也需适量
  一位银行人士表示,仅从现象看,储蓄存款不降反升似乎表明新增储蓄有大量套利期望值,但是普通储户不能据此认为现在储蓄是目前的理财趋势。因为考虑到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等因素,国际热钱一直以来持续进入我国。曾有分析认为,很多热钱即使以人民币方式存在银行"吃"利息,也能基本保证10%以上的套利空间。所以,上述储蓄激增现象不应简单视为百姓重新回归储蓄的现象,储户更不能因此将自己的货币资产草率地变为储蓄存款。更主要的是,由于央行目前仍不排除未来加息的可能性,百姓定期储蓄的大量增加可能会错过后续的高息机会。
  重视组合投资
  在目前通胀压力下,资本市场等一些高风险投资机会愈发让人难以把握,而前期那些"搭乘"股市便车的各类理财产品也"一夜之间"消失了。百姓货币资产保值增值最稳妥的去处似乎只剩下储蓄了。对此,理财人士认为,储蓄对于家庭现金管理的意义是不可取代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理财方式单一化是正确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对抗通胀,可以通过购买黄金产品、保险等方式理财,而面对"负利率",适度的风险投资,如将基金、信托、FOF产品以及券商集合理财等产品搭配进行组合投资,也可以在丰富理财品种同时,兼顾避险和追求较高收益等双重功能。(今晚报 记者 梁晓钟)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