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球股市持续低迷,投资者对于资产保值的需求日益强烈,而黄金近期走势稳健,在193元附近成功筑底之后,到昨天一度上攻至208元,这使投资者在一片茫然中重新燃起了热情。
通胀下是否有钱就买黄金
越南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们看到黄金成为越南居民抢购的硬通货。有研究机构称,越南今年一季度进口黄金的量超过了印度,成为世界第一大进口国。那么,越南居民此举是否属理性投资?它是否适合我国普通居民的理财方式呢?
为此,记者采访了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分析师蔡佩野。他认为,居民通胀中关注黄金,说明这部分人的投资意识趋于成熟。但就目前情况下,普通居民是否要与越南居民一样,"有钱就购买黄金"还是值得商榷。
蔡佩野说,黄金也不一定真的"在任何时候"都能保值。以美国历年的通胀率与黄金的价格走势做个比较,在从1971年到2007年的37年中,金价并不是一直上涨的,其中金价在13个年份出现了下跌。
但以这37年来的整体情况来看,37年累计通货膨胀率为514%,而同期金价从1971年的44.6美元涨到了2007年的836美元,价格涨了近18倍之多,远超过通货膨胀率。如此来看,投资黄金的确可以抵御通胀。特别是在国际形势动荡的时候,黄金还可以给投资者带来一笔不错的收益。
所以蔡佩野建议,最好在金价跌时考虑分批买入,市民可以购买一点黄金作为一种资产配置,但最好不要超过所有家庭资产的10%。
8成黄金期货投资者亏大钱
首个黄金期货合约0806最后交易日是6月16日,当天结算价为197.25元,相比首日开盘价,下跌了33.7元。
半年以来,近八成的黄金期货投资者都是以亏损而告终。在油价持续高涨的背景下,作为抵御通胀利器的黄金投资,为何会造成投资者的大面积亏损?
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发现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位陈姓投资者对记者说,对规则没吃透是亏损的重要原因。"原以为买了黄金期货可以保值,万一亏了就提取实物黄金。"其实不然,黄金期货与实物黄金是不同的,期货是不能提取实物黄金的,最后亏了只能认了。
另一位从股民变期民的投资者赵先生却有另一番苦经。他说,做股票做久了,只会做涨,不会做空,而且期货是杠杆交易,风险放大十倍,不能像做股票那样仓位太重。他一开始交易吃亏很大,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江苏弘业期货公司分析师李凯对记者说,隔夜风险对投资者杀伤力非常大。由于国际金价的定价权主要在美国,所以美盘涨我们就涨,美盘跌我们就跌,但我国和美国的时差正好相反,所以上海的黄金期货交易要么高开,要么低开,一般期民追涨杀跌,亏损累累。
"由于近期合约交投清淡,国内黄金期货主力合约现在都转移至12月份,我们预计黄金期货上涨的行情应该会出现在年底或者是明年。"李凯说。他表示,黄金近期估计将震荡为主,所以最好等震荡行情结束时再介入。
实物交易放开金价必定大涨
蔡佩野说,黄金交易的历史虽然很古老,但是在我国,同时又很年轻。上海黄金交易所到2002年才成立,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统购统配、统一管理的黄金管理体制,实现了黄金生产、流通、消费市场化。
就目前而言,中国对国际黄金价格影响不大,但是未来有两个因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一,中国的黄金储备与国力相比还很小。美国的黄金储备有8000多吨,我国才600吨,如果启动黄金储备的话,需求应该是很大的。第二,我国实物黄金交易还没有真正全面展开。虽然有一些企业进行了代理买卖,如招商银行代理高塞尔金条,但这不是招商银行本身可以买卖;再如兴业银行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买卖,而投资者一旦提取了实物黄金,上海黄金交易所就声明不予以回购。
"如果我国实物黄金交易真正放开,那么,黄金价格将在目前每克200元左右的基础上大幅上涨," 蔡佩野说。"因为这打破了黄金的供求平衡,你想想中国的市场潜力有多大?"(记者 沈国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