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言难尽,回顾往昔,投资者憧憬的红五月,期盼的六月红最终以失望而告终,虽然火红的七月也未能实现,但是相比前期市场惨痛的跌势,七月行情还算是止跌企稳。纵观整个七月,沪指上涨1.45%,翻身仗勉强获胜。
因为奥运,面要求维稳。也是因为奥运,大盘在低迷之中,也让场外观望的资金跃跃欲试,想随着奥运会的展开而激动一把。但已经进场,在场内苦苦守候市场机会的投资者,其感觉却是无法言喻的无奈与寂寞。本周除周一大盘反弹之外,连续三天收阴,成交在七月份以来每天保持1000亿以上的日均成交,近期却随着奥运的临近而不断缩量,周三成交700多亿。昨天成交600多亿。这样的成交金额,只能说明盘中交投清淡,投资者信心不足。
特别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保资和不听“招呼”,不顾“维稳”依然做空,二季度保险公司资金投资投资基金由一季度的8.3%下降到6.9%,资金由一季度的2202.1亿元减少到二季度的1855.4亿元,减少346.7亿元。此外,二季度保险公司资金投资(股权)由一季度的13.1%下降到10.7%,资金由3477.9亿元减少到2905.4亿元,减少572.5亿元。
以7月11日至28日间12个交易日为期,四龙头交易席位的基金1684、基金1702、基金1615、基金1646四家基金期间合计成交193.1亿元,合计净卖出34.0亿元。在此维稳之声急呼的时候,保险资金和大基金却选择做空A股,岂非咄咄怪事。
从中我们看到,虽然一直倡导“价值投资”,事实证明,绝大多数基金并非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去年,当沪深股市一路走高至沪综指5000多点的高位时,市场上已经没有了“估值洼地”,但基金们依然高调,如“牛市还在起步阶段”、“沪综指年底有望突破8000点”等等,最终将市场引入了高风险的境地。自去年10月,沪深股市开始下跌调整,直至一季度末沪综指跌至3500点下方,而此时,高位建仓的基金们却选择了低位砸盘。尽管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基金砸盘是为止亏,但这一砸盘行为却导致了二季度股市的加速下跌。
显示,仅仅今年一季度,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仍超过50亿元。在“旱涝保收”,自身利益有保障的前提下,基金高位建仓、低位砸盘,自然少了顾虑。
基金调整仓位是可以理解的,但交易数据显示,各类基金仍然是减持为主,尤其是昨日在大盘十分疲弱的环境下,仍然坚持大批减持意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