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5个月人民币各项存款新增高达41761亿元,同比多增16924亿元。
5月末,四川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922.16亿元,比年初增加1831.95亿元,增长13%,同比多增978.84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4574.93亿元,比年初增加433.1亿元,同比多增223.75亿元;储蓄存款余额8462.19亿元,比年初增加953.94亿元,同比多增528.37亿元。
案例
老王的"钱"世今生
老王早就将投资全部套现,攥在手中等了几个月,上个月终于决定到银行办理一年期定存。
"希望我没有看错市场行情,股票、基金、外汇都卖了,一年之后,存款利息收益也许会比投资高。"老王说,"现在是现金为王!"
老王可以说是民间投资高手了,早在八年前,就开始投资股票、房产,自2006年新一轮牛市的到来,以及房市的疯涨,老王赚了不少的钱。"但这都是理论上的赚钱,只要一天没有出来,就不能说赚钱。我也算是走得及时吧,现在算账,银行户头的数字明显打了滚。"老王说。
最不肯让钱闲着、对投资生意最敏感的老王,这次终于存了定期。
按他的话说,让钱呆在银行,留出时间专心研究投资,明年再战。
现象一:套现存银行
2006年下半年以来,储蓄金额出现了增速回落的态势。业界普遍认为,一方面是由于实际利率为负,一方面则是因为金融资本市场回报较高。居民万亿储蓄"老虎"出笼,离开银行系统进入股权及货币市场、楼市等,成为加重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因素。
但这一现象在今年夏天已经有所减弱。
成都的一些企业老板都表示,去年以来已经陆续卖掉了股票,现在还想把手中多的几套房子卖掉。他们倒不是经营困难,而是认为股市和楼市的前景并不理想。"今年经济困难的局面,我们也感受很深,加上地震灾害,四川的经济肯定减速,可想全国的经济也不会很好。那股市靠什么支撑呢?"李老板不看好后市,他已经变现了手中的股票。"成都的房价肯定也会受到影响,不太可能持续走高。"李老板还打算在这几个月里卖掉手中的几处多余房产,将钱存入银行。
现象二:定存成主流
"大量资金回流入商业银行的同时,居民储蓄行为也在发生改变,更多选择定期存款,而不是活期存款。"农行四川省分行人士告诉记者。"2008年以来,中国居民新增定期存款迅速增长,前5个月达到15523.42亿元,是去年同期的近3倍。尤其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居民将银行活期存款转存为定期存款这一现象。"
不仅如此,金融机构来自企业的新增定期存款也在迅猛增加,2008年前5个月达到11185.61亿元。和居民储蓄行为变化一样,企业新增定期存款也远高于活期存款,是同期853亿元新增活期存款的13倍多。2008年5月时,活期存款占比则下降为37.78%,定期存款占比上升为45.86%。
"这意味着存款人可能将自己的部分活期存款转存为定期存款,如果将此作为股市行情的指标的话,已经显示出投资者对未来市场走势的预期趋于悲观。"上述银行人士指出。
调查
居民理财首选储蓄
"居民储蓄明显已经重新成为存款增加的主力"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统研处人士告诉记者。
他认为,居民储蓄重新成为拉动存款主力的原因有三。首先是个人结汇增多,随汇率的不断攀升,当前个人外币持有者结汇意愿强烈;另外,股市震荡使投资者望而却步,储蓄成为居民首选,一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如何支出最合算"中,选择"购买股票和基金"最合算的居民占比为27.75%,比上季度下降5.75个百分点。认为选择"更多储蓄"最合算的居民占比为36%,比上季度上升4.75个百分点,为两年来次高点,并且重新超越股票和基金,成为首选;还有就是楼市的不可预期性,让百姓对投资房产失去后市信心。
观察
银行损失利差 影响盈利
"'银子'多了,对改善2007年以来日益恶化的银行存贷款期限结构错配现象十分有利,但也并非总是好事。在信贷规模受控的背景下,存款的大幅增长将增加商业银行的利息支出成本,从而减少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深发展一位史姓支行行长表示了下半年的担忧。"此外,资金大量回流与外汇占款双双碰头,存款人定期化运动增加的成本,势必引起商业银行盈利冲动,比如增加信贷投放。而监管部门要坚守2008年的既定信贷额度管理,可能会迫使央行继续采取紧缩政策,比如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将会给资金头寸紧张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冲击。"
另外,针对存款定期化现象,更多银行担心付息增加。
"定期化率越高,存款付息成本的敏感度越高。"有人测算,存款人定期化将增加商业银行存款利息成本,其中,工商银行增加0.14%、中国银行增加0.15%、建设银行增加0.16%、交通银行增加0.14%。比较而言,存款者定期化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影响相对较小,民生银行增加0.12%,华夏银行和深发展都为0.13%。(记者 冉启国 实习记者 马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