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基金圈〗 → 为业绩翻身做准备!基金3招应对腰斩行情
查看完整版本:为业绩翻身做准备!基金3招应对腰斩行情
2008/4/16 16:06:02
        上证A股指数距离6124高点几乎“腰斩”,让不少个人投资者不知所措。不过,机构投资者——是不会毫无作为的,一季度,基金减仓与套现一部分大盘蓝筹股,重点关注中小盘成长股以及“抗通胀概念”,就是为将来业绩翻身做准备。

  捡“蓝筹”便宜货

  2007年,蓝筹股大涨造就基金业绩神话;2008年以来,又是蓝筹股股价集体“腰斩”,令投资者对基金投资退避三舍。

  基金对蓝筹股从没“死心”。在蓝筹股大跌之后,又一批基金开始蠢蠢欲动,开始捡“蓝筹股”便宜。据大智慧的最新统计,近期部分蓝筹股持续出现机构增仓趋势。比如中国人寿在底部横盘期间,机构持仓增加1%以上,约十余家基金席位逐步买入。

  “挖掘蓝筹股投资机遇,始终是基金相当关心的事。”泰达荷银首席策略分析师尹哲直言不讳,“一季度蓝筹股已大跌,整体市盈率已经处于牛市底部,但业、地产业上市公司的年均利润增长率却没有下滑迹象。

  一面是市盈率处于谷低,一边是景气度依旧上涨,基金逢低买进蓝筹股,其实是最安全的投资。”他坚信一旦股市投资信心恢复,蓝筹股的低市盈率与高利润增长率将重新被市场追捧,股价就会有很好表现。

  国泰基金研究发现,最近一段时期小盘股和大盘股涨幅差距在不断缩减,截至3月1日,过去一年表现最好的小盘成长股领先大盘价值股30个百分点;过去半年只有22个百分点左右,过去一个月只有10个点差距;过去一周大盘股已经跑到前面去了。这预示一批资金已经重新关注蓝筹股的投资机会,大盘蓝筹股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重新抬头。

  国泰基金研究总监周传根指出:“前期蓝筹股的杀跌动力可能来源市场情绪波动。如中国平安与浦发银行再议案令投资者信心受挫,而且蓝筹股2007年涨幅过大。这导致一些基金在震荡股市先抛股锁定利润。”

  不过,中银动态策略基金拟任经理陈志龙先生提醒投资者,基金未必对蓝筹股都是“全盘买入”。“不是所有蓝筹股都会受到基金青睐,除非它们股价短期都大幅度低于企业真实价值。如高持续可能降低基金对航空业的估值;人民币升值会影响基金对出口贸易行业蓝筹股的投资兴趣;生产成本上涨开始对铜铝等有色金属加工行业的蓝筹股未来业绩造成负面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基金对不同行业蓝筹股未来估值增幅的判断。”

  换仓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小的中小盘成长股

  基金一季度陆续高位卖出蓝筹股时,也把投资触角伸向具备高成长性的中小盘股票。和讯数据显示,近月基金重点增持IT、造纸和化工等中小盘板块,其资金来源就是套现一批受宏观调控影响面较重的金融地产股。

  基金增持中小盘股票的行为,直接造成这些板块具备极强的抗跌性。据深交所数据显示,信息技术、造纸印刷和化学化工等中小盘股成为基金今年以来增持幅度最大的3个板块。截至3月9日,基金持有这3个行业的市值份额为29.72%、30.36%、22.73%,比去年底分别大幅提高5.91%、5.14%和5.1%。

  “精选高成长性上市公司,已经成为基金公司2008年投资策略的重要部分。”海富通基金2008年投资策略明确指出,今年行业景气轮换与业绩超常规增长的新兴细分行业与中小盘个股将出现投资亮点。

  另一批基金已提前下手。交银施罗德精选基金已跻身风能发电设备龙头股金风科技的第一大流通股股东;长盛旗下3只基金、广发聚丰、富国天益与信诚精萃成长基金不约而同地扎堆国内ATM机运营“巨人”——御银股份。

  “这些中小市值股票的行业景气度不大受宏观经济影响,反而受益中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如风能发电、银行ATM机普及的需求量都非常高,促使这些中小市值公司比大蓝筹股票有更好的成长性。”申银万国基金分析师朱谟强调。

  布局抗通胀类股

  当今年2月全国CPI创下8.7%新高时,“高通胀”下如何选股,不再是纸上谈兵式的运筹帷幄,而是短兵相接的实战决胜。

  “从最近基金增持的股票行业趋势分析,基金应对中国高通胀的投资策略已显露出来。”银河证券基金分析师马永谙说。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基金在传播文化、机械制造、医药生物、农林牧渔等行业的市值份额明显上升;其中农林牧渔板块表现最为抢眼,行业指数逆市大涨5.91%,成为所有行业中唯一飘红的板块。水电煤气、金属非金属、食品饮料却变成基金减持较为明显的行业。

  “基金已开始减持受通胀影响而出现行业景气下滑的水电煤与金属采掘业。因为通胀直接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在现有终端产品价格很难尾随上涨的情况下,这些行业利润增长幅度会缩窄。相反农林牧渔是通胀受益板块,至于传媒与医药生物行业是传统的抗通胀投资品种。”马永谙解释。

  不过,基金的观点也会产生分歧,华宝兴业先进成长基金经理魏东指出:“在全球能源价格持续高企态势短期难以逆转情况下,高通胀最大的受益者将出现在可替换能源领域。重点看好煤化工领域——它将是中国主要能源的最佳替代性选择。”

  3月,由于全球煤炭协议价格大涨,中国煤炭股成为当月最抗跌的行业之一。但华夏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纪军提醒:“如果高通胀持续影响到工厂加工订单增长幅度与消费者消费信心,你还能相信资源行业拥有长期投资价值吗?如果终端产品消费需求量跟不上,高煤价、油价就是海市蜃楼。”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