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zhengcai
2008/7/23 19:46:27
确保孩子上大学,须令闲钱不再闲
家有准大学生的理财规划
栏目主持人:小莉
本期话题:工薪家庭理财小莉开栏语:为加强与读者的互动,《财路周刊》针对读者在投资理财方面遇到的典型案例和具体问题,开设"财路交通"栏目,邀请专家,讲解理念,普及知识,交流沟通,解决烦恼。同时,我们非常欢迎读者朋友或行业专家多提建议,共同参与,办好栏目,为大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投资理财服务。
读者:清城王先生
银行理财师:祝红艳(清远建行金融理财师)
小莉:据了解,大多数父母对子女上大学相关费用,主要以银行存款的形式准备,对资金进行理财规划的较为少见。在理财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的今天,如何应用理财产品灵活支付学费,成了众多家长们关心的问题。
其实,不管你是哪一种职业、收入状况如何,在CPI指数不断攀高的今天,都会关心这么一些问题---怎样才能跑赢通胀?如何理财才能让财富最大程度地增值?不同的收支情况,可以有不同的理财方式。
读者问题:我儿子今年参加高考。如何支付儿子上大学的学费,是家里最大的问题。孩子上大学后,预计每年要1.5万元,四年共需6万元。家里现有存款2万元,不足以应付。我们很希望听听理财师的高见。
我是某单位的一名技术工,月薪2500元,妻子月收入1200元,每月生活支出1500-1800元,夫妻均有社保,但妻子是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且无医保,房屋贷款还有5万元,房子月供900元。
银行理财师分析:1、王先生夫妇的收入,扣除生活开支和房屋月供之后,每月净收入1000元,一年净收入就是1.2万元,显然,不足应付孩子上大学后每年1.5万元预计费用。王先生还有贷款供房一套,目前房屋评估价值10万元,房屋贷款还有5万元。按照王先生目前情况,夫妻虽然均有社保,为了确保孩子上大学,就算是夫妇俩节衣缩食,未来还是存在能否足额偿还债务的风险压力。另外,考虑到家庭生活和孩子上大学的保障,家里仅有的2万元存款,也不能用于比较长期的、风险较高的投资,否则将适得其反,加大风险压力。2、假如王先生夫妇未来职业无太大变动,可以从调整不合理的家庭单一存款结构着手,就是要改变将现在的余钱和以后的余钱,全部都放在银行活期账户,置之不理的做法,重新做一个理财规划,令到"闲钱"不闲。银行存款流动性虽好,但是收益极低,甚至不能抵御通胀的压力(通货膨胀率预估为5%)。
银行理财师建议:王先生家庭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王先生夫妇的工资,收入不多,但相应承担的责任和供房、教育基金的压力较大。为了提高财务保障,建议王先生夫妇在理财规划中多考虑一些稳妥的投资,每月投入固定金额分别购买基金、债券、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等产品,每年增加储蓄进行投资,循序渐进,初期少投入,后期逐渐加大份额。
首先,将2万元现金留存5000元应急资金,以备不时之需。剩余资金的20%存入银行7天通知存款,80%投入银行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如建行3个月期保本型"利得盈"理财产品,年收益率3.35%。
其次,家庭每月净现金流1000元,可用基金组合的方式定期定额投入,即每隔一段固定时间,以固定的金额投资于同一只开放式基金或一个预定的基金组合。假设王先生每月定投1000元到风险适合的配置型基金上,按年收益率10%计算,持续不断,3年后,连本带利可以达到42130元,基本满足孩子上大学期间的各种费用,或者提前归还房屋贷款。(小莉:真是小中见大啊,每月1000元的现金流,3年后可不是3万6,而是增加了6000多元。照此下去,30年以后工薪族也一样成为百万富翁,不愧是理财师。但是,眼前孩子每年都要缴学费,总不能等到三年以后吧,怎么办?接着看理财师怎么说。)
再者,可申请将住房贷款变更为建行的最高额贷款(即借款人归还了部分本金后银行将贷款额调回原申请的贷款额),将"置换"出的贷款额度进行短期周转,既可以为孩子缴纳学费,又不妨碍每月定期定额的基金投资。
最后,建议王先生申请信用卡进行日常消费,减少现金付款,加大资金的运作周期,投资到期限在1月以内的理财产品上,争取获得高收益;并可为孩子申请信用卡附属卡,让孩子根据资金情况安排支出,学会利用信用卡减轻短期资金需求。
总之,原则是寻找稳健性投资组合,提高家庭财务保障。
小莉:高招!原来还可以用"最高额贷款"和信用卡打时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