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民校号召师生炒股 馅饼?陷阱?
查看完整版本:民校号召师生炒股 馅饼?陷阱?
2008/7/18 11:43:08
  民校太需要出名了,出了名才能解决生源问题,效益也会随之而来。但是,如果把资金用在改善师生工作和学习环境上,把精力用在学校的创新和改革上,或许,就能达到无需炒作也扬名的效果。
  号召买股票的做法是否有利于教学,学校有考量的权利和自由。我们应该允许一个学校出于自己的理念,选择有别于其他学校的办法,这是大多数学校应该享有的自由,这也是尝试通过教育改良,努力向社会发展的新方向突破。
  股市"十连阴"、股指大跌之下,杭州大家艺校、杭州春晖职业专修学校公开发布信息,号召教职员工、学生购买某只个股,并以书面协议的形式承诺:半年内如亏损由校方补足差额;若赢利,学校与投资者分成。"公告是我起草的,是给两校3万多名老师、学生的'特殊福利'。以我现在的资产,亏损在5000万元之内承担得起。"杭州春晖职业专修学校校长孙逢南这样说。
  反孙派
  王旭东:只要教学质量好 无需炒作也扬名
  在股市"十连阴"、股指大跌的危急时刻,有两家民校"挺身而出"。难道是民校主动承担起原来不属于他们的"救市"责任?据悉,杭州大家艺校为杭州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民办教育培训学校之一,2002年由孙逢南独资创办。1983年创办的春晖职业专修学校则是杭州办学历史较长的民办学校之一。是为"救市"?是为教师增加福利、学生增加补贴?还是借机炒作而扬名?
  怪,民校充当"救市主"?即便他们承担起5000万元之内的亏损也"救"不起来股市。目前的"熊市"岂是两家民校所能改变?显然,充当"救市主"只是一个幌子而已。那是为了教师与学生着想?有人质疑:"真要资助贫困学生或稳定老师情绪,这种形式也未必妥当。"与其让其亏损,倒不如现在就拿出来增加教师收入,资助贫困学生,这样不是更直接更见效吗?"救市"可能无效,但资助立竿见影。排除了"救市"与为教师学生着想的可能之后,就剩下炒作扬名这一条理由了。
  谁都知道,民校太需要出名了。扬名天下的民校是块金字招牌,生源问题可望解决,效益也会随之而来。有同行一语道破天机--"孙很善于借热门话题炒作,主要目的是扩大学校知名度。他刚到春晖做校长,总要想办法让春晖出出名--民办学校见报率越高就越容易招生。"然而,民校的出名应该依赖于过硬的办学质量、先进的办学理念。从未听说过,炒股能提高教学质量的。如果炒股具备提高教学质量这一"附加功能"的话,教育改革就不必像现在这样"慢慢等"了。
  相关政策与法规给予民校更多的空间。《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正是由于民校办学拥有较之公办学校更多的自主权,才提供了民校搞教学创新与改革的便利条件。事实上,民校要想成为"名校",唯有进行大胆的创新与改革,打造品牌,方能立足于市场。但是,完全与教学无关的"炒股"无论变换什么花样都不是民校创新之举,而且有不务正业的嫌疑。省省吧,把资金用在改善师生工作和学习环境上,把精力用在学校的创新和改革上,或许,就能达到无需炒作也扬名的效果。
  挺孙派
  戈达:请给学校更多的自由
  两所民营学校号召师生购买股票能引起如此巨大的争议,本身就是造成我们社会公共空间恶化的又一个事例。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哪部法律?妨害了谁的利益?如果答案均是否定的,那么这场辩论的价值何在?倒不如放过学校,追问一下,类似这种动辄就辩论不休却得不出真理的现象,为何存在又因何火爆?从这个角度出发,或许更有利于找出我们精神生活的一些真相。
  杭州春晖职业专修学校是一家民营学校,它的经费来源与公帑无关,它的教学理念亦无需依照一般公立学校的统一标准来建立。号召买股票的做法是否有利于教学,学校有考量的权利和自由。我们应该允许一个学校出于自己的理念,而选择有别于其他学校的办法。这是大多数学校应该享有的自由,这也是尝试通过教育改良,努力向社会发展的新方向突破。可惜,在很多时候,对于教育理念的自由度,我们社会太苛责,因而太死板。
  还需探讨的是,依据自愿原则,号召师生购买股票的做法对法律、道德、社会集体及个人利益均不构成冒犯。在过往的许多公共事件中,一些类似的不涉及任何实质冒犯的社会事件,都遭到过众多口水,这些口水大多有牵强附会的味道。比如春晖学校,其实翻遍各种书籍,你都弄不清他们到底错在哪儿,仅仅是因为学校、股票这几个不相干的词语牵扯到一起,就引起了并不具有内在逻辑的诸多联想。其实,如果师生不愿意买,自然偃旗息鼓。若说校长涉嫌非法集资,你见过那么愚蠢的非法集资吗?
  在转型期的社会里,许多以前鲜见的行为和事物会出现;同时,在价值重构的进程中,人们对各种价值和伦理的边界并不清楚。这就是讨论和争锋时常发生的重要原因。不过,这些争论通常都是负面和否定的,即使没有严格的逻辑支撑,负面评价也比正面评价广泛得多。这恰恰是我们社会公共空间恶化的一个特征。
  在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中,对陌生的、新鲜的、超越常理的事物常怀质疑和批判,陌生的人际之间缺乏温情和敬意。比如我们看到,新闻报道中,关于春晖的三点疑问都是负面的。这固然有媒体策略的因素,但媒体的趣味通常也是大众的趣味。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