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极必反,超跌必有反弹,这是恒久不变的自然法则。”民族分析师刘佳章昨日收盘后发出如是感叹。
原格再创新高打击美股前夜大跌,从而引发A股市场昨日早盘低开跳水,上证盘中跌入“2500时代”,距离市场预期短期的支持位2500点仅67点的距离,其后,一幕“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好戏开始上演……
游资牵头入场抄底
昨日早盘两市权重股集体相约杀跌,上证指数再创调整以来新低2566.53点后,农业、节能环保、有色金属等各类题材股再度以“天上地下唯吾独尊”之势高歌猛进。权重股稍后亦企稳回升,技术性买盘涌入场内,推动上证指数顺利收复2600、2700两个整数关,最高至2746.37点,大逆转近180点。
最终,上证指数收报2703.53点,涨1.95%;深成指收报9398.17点,涨2.58%。两市共成交1140.07亿元,较昨日同比激增八成。值得注意的是,昨日沪深两市在午盘出现冲高放量后,量能并未随涨幅收窄出现进一步放大,实属罕见。
“虽然下午股指有冲高回落的走势,但两市成交量出现明显放大,表明部分场外资金已经开始入市布局,率先抄底。”分析师黄硕说。
“从昨日涨停的看来,久违的老庄股江苏开元、杭萧钢构、海虹控股等率先强势涨停,表明市场中最活跃的游资开始大规模行动。”黄硕认为,这也为后市大盘展开中期反弹提供了一些小小征兆,毕竟市场每一次较大的反弹总是由先知先觉的游资牵头。
机构对决平安
昨日有一则传闻被广为流传,“决策层对股市提出几点意见:一,股市近期下跌‘非正常’,政府确实负有‘行政失当’;二,配套措施严重缺失,大小非有必要出台更严格措施;三,平安天量出台缺乏严格论证,要检讨;四,目前舆论混乱,严重误导投资者;五,创新工具先做试点,不能一拖再拖。”
同日,号称“最优秀上市公司”之一的中国平安昨日开盘再奔跌停,盘中最低跌至38.76元,距离跌停价仅差两分钱,并创下上市后历史新低。虽然随后该股有所反弹,但收盘跌幅仍达5.79%,位居两市跌幅榜第三名;成交量近44亿元,比周三放大逾一倍。
而机构对于该股的分歧仍在继续,周三上交所公布的当日成交显示,多空机构力量不相上下。该格局延续至了昨日。
数据显示,中国平安买入前5位合计金额12.81亿元,卖出前5位合计金额16.94亿元。其中,买入前5位中包括2家机构专用席位、1家席位及瑞银、中信证券两家总部;而卖出前5位则“清一色”为机构专用席位。
机构资金持续流出
总体来说,7月1日沪市大盘机构资金净流出20.8亿元,机构持仓减少0.036%至17.115%。当日56家席位累计成交95.1亿元,买入38.7亿元,卖出56.4亿元,资金净流出17.8亿元。其中,基金744、基金会员749以净买入2.2亿元、1.5亿元成为净买入资金最多的两大基金,而当日跌停的招商则排在该两大基金买入额排行首位,被净买入1.4亿元。此外,武钢股份、中国远洋、东方电气、中国中铁等一批近期调整压力显著的蓝筹也成以上两基金重点配置对象。
此外,QFII席位成交5.3亿元,净卖出2.8亿元;保险资金成交则明显萎缩至2.6亿元,小幅净买入1.3亿元。各沪市主流,则继续呈现资金净流出的态势。
就招商银行7月1日跌停当日来说,该股当日仍被机构资金合计减仓0.12%,机构持仓由44.531%降至44.412%。可该股当日净买入前十合计成交额为2.2亿元,净卖前十合计成交额则为7994万元。
“调整已近尾声”
“中国股市自今年初以来的调整应已接近尾声。”汇丰晋信基金管理公司基金蔡立辉昨日指出,因许多不利因素已充分反映在股价上,下半年货币更趋紧的可能性不大。
“昨日股指的走势,使我们对后市出现阶段性反弹的预期更为强烈。”刘佳章称,市场再次大肆做空的可能性很小,不管从政策面还是市场面来说,都是行不通的。“反弹持续3-5天应该不成问题,不过中期继续向上的冲力极有可能被再度扼杀,因此不能过度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