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过去了,上半年的表现情况如何,有什么特点,今后如何操作,近日,国金对此做了盘点。为使广大读者能对上半年基金的表现予以了解,并对下半年的市场走势有心理准备。从本期开始,本报金融版将分三期,对基金、基金、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以及基金予以分析,供读者参考。本期重点分析开放式基金。
基金表现优于市场
半年以来,A股市场受到前所未有的利空冲击,截至2008年6月30日,上证跌幅达48%,深证成指跌幅达47%。
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基金的整体表现也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上半年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平均下跌37.34%,混合型开放式基金净值平均下跌34.4%,为国内基金行业发展以来半年度最大跌幅。
但是,总体上基金相对市场依然表现出一定的超额收益,上半年偏股型基金净值跌幅低于同期上证指数跌幅11个百分点。而且,从历史来看,偏股型开放式基金过去十年的年均收益相对上证指数一直保持在10%左右,基金相对市场盈利能力的持续性体现了基金组合投资、专业管理下的风险分散能力。
影响基金表现的几个因素
上半年,开放式基金中跌幅较小主要与侧重投资于中小盘成长股票、通胀受益行业以及仓位较轻有关。
此外,行业价格差异明显。偏股型基金持股集中的金融保险业、机械、、金属非金属跌幅相对较大,也有部分行业板块抗跌性比较强,如农林牧渔仅下跌22.2%。因此行业选择差异对股票型基金业绩影响非常显著。这些行业的共同特征大都是在通货膨胀中链受益,超配在通胀受益行业上的基金的表现远较同业水平抗跌,如排名靠前的东吴动力、国富弹性。
同时,市场调整力度和时间的预期成为影响基金间收益差距的重要因素,仓位较轻的基金在此方面无疑具有比较优势。这部分主要是股票型基金,如合丰成长、华宝增长、华夏复兴等基金;基金设计上风险定位较低的也有优势,主要是一些混合型基金,如申万巴黎盛利配置、招商平衡、泰达荷银风险预算、国联安德盛安心成长等基金。
在市场长期走弱的趋势下,基金公司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华夏、兴业全球人寿、工银瑞信、国海富兰克林、交银施罗德等基金公司旗下偏股型基金整体业绩表现相对较好。
操作建议选择投资管理能力突出的产品
尽管从长期看市场逐步进入价值投资区间,短期管理层不断释放出维护市场的积极信号、并且可能通过继续推出来影响市场,但在中短期“盈利”增长的迷雾尚未逐渐清晰的背景下,市场人气难以有效恢复,预期股指依然会在盈利增长与政策期待之间表现出震荡特征。
建议投资者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重点侧重选择综合投资管理能力突出的中低风险产品,继续关注重点配置低估值蓝筹股或增长相对明确板块基金及择时能力突出、操作灵活的基金,稳健操作、灵活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