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票据产品跃居个人理财热门货
查看完整版本:票据产品跃居个人理财热门货
2008/7/2 10:48:22
  今年初以来深圳银行发售的票据产品数以百亿元计
  投资期限较短投资风险较低年化收益率多在4%至5%之间

  银行承兑汇票以银行信用为基础,风险极低,因此成了越来越多个人投资者的新选择。(记者 许业周 摄)
  去年还相当少见的用于购买银行存兑汇票获利的票据产品,正成为当下银行个人理财的主打品种。工行、招行、深发展等商业银行均在高密度地推出这类产品。市民也表现出相当的热情,据了解,年初以来深圳银行发售的票据产品数以百亿元计。
  深发展深圳分行产品经理梁先生说,在目前投资环境下,稳健且收益超过存款利息的票据产品成了少数几类受欢迎的银行理财品种,销量已排在他所在分行的首位。
  票据产品百花齐放
  据统计,工行在4月份推出的7款"稳得利"理财产品中,票据类就占了5款。本月15日刚刚结束发行的"稳得利"第21期产品也是一款票据产品,主要用于购买中国工商银行已贴现(转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所对应的票据资产。为满足流动性需求,该理财计划也可投资于优质企业信托融资项目、债券以及回购等银行间市场工具。而正在发行的第22期产品也以票据类信托计划为投资对象之一。
  深发展"聚财宝"金票据人民币理财产品也属于票据产品,投资范围主要包括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已贴(转贴)现未到期的承兑银行汇票,结合货币市场基金及其他固定收益类产品。
  招行是发行票据产品的大户。4月份,该行连推了6款票据理财产品,"五一"期间又力推了一款129天票据产品。
  银行人士估算,年初以来,商业银行推出的票据类理财产品数以十计,这类产品正以跨越性发展的势头迅速成为银行理财的主力军。
  银行客户实现双赢
  去年受尽冷落的票据产品如今为何一跃成为市场上的热门货?深发展产品经理梁先生认为,可从银行客户两方面分析背后的原因。
  他说,从银行角度看,受通胀持续蔓延影响,央行连续提高准备金率,本月初即一次性提高了1个百分点,累计达到17.5%的历史新高。银行贷款额度之紧可想而知,如何满足关系客户、实力客户的贷款需求?银行可通过发行票据类产品集中投资者资金,为急需用款的企业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此举既可节省银行趋紧的贷款额度,又可满足企业的票据融资需求,还可将原由银行享有的贴现收益转由投资者获得。
  他介绍说,从投资者方面看,当前股市跌跌不休,金市、楼市等主要的个人投资市场均处于高风险状态中,而票据产品虽然跑不过CPI涨幅,但收益比银行存款利率高且风险很低、流动性强,因此,市民对这类产品有兴趣,购买者日众。
  业内人士介绍,当前票据产品期限较短,有以天计算的,也有1个月、3个月的,年化收益率多在4%至5%之间,而投资对象--银行承兑汇票以银行信用为基础,风险极低,因此,成了越来越多个人投资者的新选择。
  前景还可高看一线
  2006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新品不断,但凋谢速度也快。一度受到抢购的银行系QD产品,如今还在亏损的泥淖中挣扎;一度以创新著称的结构性产品,也因零收益、负收益情况的批量出现而退潮;去年排队申购的"打新股"产品如今也门前冷落车马稀,不少银行已经停售。
  专业人士分析认为,近日有权威机构发布报告称,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下行周期;高企的通胀还看不到缓解的迹象;关于央行还将加息的预测仍不绝于耳。受这些因素影响,预期未来一段时间,股市、楼市的走势仍不明朗,稳健的票据理财仍将魅力不减。
  深圳交行有关人士表示,当前比较畅销的理财产品可分为票据类产品、央票和国债类产品及信托融资类产品。三者均为稳健、低风险产品,预期年化收益分别为4.0%至5%、3.2%至3.8%和8%,票据类产品流动性好,风险度、收益率均居于三者中间位置,感兴趣的投资者较多,未来前景可以高看一线。(记者 谭建伟 通讯员 楼蓉)
  相关新闻
  光大银行一港股挂钩产品获高收益
  近日到期的光大银行"同升8号"港股挂钩理财产品取得了高收益,一年期人民币产品到期收益率为17.53%,美元产品达25.04%。
  在港股不断下跌态势下,该产品为何能实现高收益?据了解,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产品入市时机得当,发行后一周,中国证监会宣布,允许国内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通过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机制投资境外股票、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香港位于内地批准投资的目的地之列,港股出现大涨。二是在期初挂钩股票选股方法上,首先分散行业选择,降低行业风险,并选择行业领先地位的优势公司。三是产品收益计算放弃了到期日观察的传统手段,而是通过12个观察期(每个月为一个观察期)篮子股票表现水平的平均值综合计算最终收益,即通过按月卖出一部分股票实现投资收益,在理财期港股大起大落的运行特征下显出其结构安排上的优势,最终实现了理想的投资回报。(记者 谭建伟 通讯员 楼蓉)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