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外盘股市的疲弱加上对国内通胀形式的担忧,对大盘反弹的努力形成无情的打压;国际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成为影响股市的一个重要因素。上证综指全周下跌2.94%,最高上摸2931.31点,最低探至2723.16点,报收2748.43点。沪深300指数跌幅为1.18%。
周一,大盘疲弱,周末外盘股市走势低迷对两市形成打压。中石化一度跌停,重创股指,煤炭、钢铁、化工、汽车等大幅下跌;周二,今日A股市场超跌反弹,但成交量并未配合,显示投资者信心仍显不足。个股普遍上扬,传媒、信息、零售、旅游等涨幅居前,但石化股再次疲弱;周三,管理层在近阶段连续喊话的效用开始显现,舆论唱多和保险资金申购利好刺激人气,两市温和放量,全面上涨;周四,大盘横盘整理,个股以上涨居多,但石化、金融、钢铁等权重股拖累大盘;周五,大盘再次掉头向下,上证综指全周大跌5.29%,市场遭遇获利回吐的打压,个股普遍下挫。
指数方面,31个东吴指数中,仅石油和金融收益为负,跌幅分别为5.61%和1.90%。其中涨幅最小的前五个行业分别是:电力(0.99%)、钢铁(1.89%)、化工(2.21%)、及服务(2.42%)、陆上运输(3.31%);涨幅最大的前五个行业分别是:农业(12.00%)、有色(11.36%)、传播文化业(11.11%)、供水供气(9.62%)、酒店旅游(9.07%)。
石油板块在经历了短暂的刺激之后,本周再次出现大幅调整,并直接拖累了大盘的表现。其中,中石化全周跌去19.95%,中石油跌去5.41%。一次性的价格调整并未能改变成品油价格倒挂的事实,反而随着国际油价的一路飙升,石化企业的亏损正逐步放大。油价的攀升带动了价格的走高,农业板块经过前期充分调整后,本周表现突出,其中个股如新农开发,全周大涨28.05%。金融股依然疲弱,工行下跌3.28%,平安下跌2.62%,人寿下跌3.52%。
国际油价是目前最被市场关注的话题。周末价格已经突破140美元/桶。我们始终相信,弱美元、高油价,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主要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导致本轮全球性通胀的罪魁祸首。从最近的可以看出,国内物价尤其是工业品价格的大幅攀升很大程度上就是输入型通胀所导致的。由此,油价的继续走高引发了国内外投资者对通胀的普遍担忧,也引发了在过去一周内各国股市的普遍走软。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认为未来管理层会继续上调以成品油价格为主的资源价格,进一步理顺价格体系。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如果能够不断减少国内补贴,提高资源价格,加之紧缩政策持续,则国际资源需求逐渐下滑,原油价格在资金推动下冲高到150 美元后可能出现颓势。我们认为这种趋势可能在三季度就将成为现实。另一方面,随着美国核心CPI 出现上扬,美联储可能年底加息。一旦这两方面同时得以实现,弱美元+高油价的状态就有可能被逆转,从而有效缓解全球性通胀。
影响近期股市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中报。从已经公布的工业企业利润增加值数据来看,高物价、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并不明显,显示经济增长依然强劲,尤其是机械制造等行业。由此我们对中报抱有一定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