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份的一期《Economics》杂志的封面故事是“inflation’s back”。通货膨胀成为了世界经济近期最为关注的大事情。同样的,A股市场投资者对于通货膨胀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发达经济体中的美国和欧盟地区,发展中国家中的印度、巴西、俄罗斯,CPI都在不断上升中。全球性的通胀似乎也说明了我们国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通胀“并不仅仅是猪的供给少了,而是货币的供给多了”。近期上调了成品格和销售电价,5月份已经开始略有下降的CPI在未来几个月又面临上涨的风险。之前,印度上调了成品油价格,随之CPI上升3个百分点超过了11%,因此未来我国的CPI走势值得警惕。从全球范围看,短期CPI的压力还没消散,而中长期抑制通胀还得需要以全球经济减速为代价才能慢慢得到解决。
回到A股市场,今年年初以来市场的下跌到目前为止主要是反映了估值泡沫的挤压。沪深300的PE水平从2007年静态来看已经下降到20倍出头了,而美国S&P500大约是16倍,同为“金砖四国”的巴西、俄罗斯、印度也在15倍左右。A股PE溢价的压力应该说已经大大减轻了。同时从PB的角度看,沪深300的PB下降到3倍左右。从估值挤压的角度看,A股市场的下跌空间已经不大了。未来市场可能的下跌风险可能会出于对盈利下降的风险释放而不是估值。从结构上看,上游仍然处于高景气中,虽然短期盈利增长受国家行政限价影响有所压低,但在高通胀背景下仍然值得投资;而中下游行业在成品油和电价上调的影响下,盈利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炼油和发电企业由于成本高企,价格受管制,尽管有短期刺激,未来的盈利增长仍然不甚乐观。
A股市场的估值下降使得投资风险在逐步降低,中长期投资机会正在慢慢来临,但短期的压抑是中长期投资者需要忍受的。(作者为博时价值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