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死前花光还是留下遗产 需求不同养老费如何测算
查看完整版本:死前花光还是留下遗产 需求不同养老费如何测算
2008/6/25 12:44:36
  想要算出退休期间总费用需求为多少,可以简单地算,也可以比较精细地算,主要决定因素为退休后第一年费用、退休生活费用年均增长率,退休金报酬率,退休后余寿等,也还要考虑一下是打算留点遗产给子女,还是"我悄悄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在上一期杂志(总第366期)本栏目文章中,我们已经告诉大家,最好能根据退休后的生活特点、物价调整等因素,比较合理地估算出退休后第一年所需的生活费用。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估算整个退休期间,所需要的生活费用呢?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主要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大致能满足不同层面的测算需求。
  简单法:第一年费用×退休后余寿
  最简单的一种算法,就是只要根据之前我们已经算好的"退休后第一年费用",与退休期间寿命的年数相乘,就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退休后生活总费用"了。
  比如,在上一期文章中,我们以现年40岁的白领赵先生为例,估算出他和妻子两个人在60岁退休后第一年的支出大约需要196828元(以届时的物价水平计)。如果以男性78岁、女性82岁的平均寿命预期来估量两人在60岁退休后的平均余寿为20年,那么,赵先生夫妇需要为整个退休期间准备的总费用=196828×20年≈393万元。
  当然,在这样的算法过程中,我们既没有考虑退休储备资金的投资报酬率,也没有考虑退休后每一年生活的费用增长率,或者说我们假设这两个增长率之间做了互相抵销的处理,才得到"退休时需准备退休总金额=退休后第一年费用×退休后余寿"这个计算结论。
  同时,在这个计算过程中,退休后的预期余寿,倒也并不是简单地用整个社会人口的平均死亡年龄减去个人的退休年龄。虽然退休后到底还可以活多久,并非个人所能控制,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或家族是否长寿的遗传因素,来估计自己的终老年龄。如,以一个60岁的退休男性为例,人寿公司提供的男性经验生命表上的平均死亡年龄可能是74岁,那么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个平均死亡年龄的计算还包括那些在60岁以前早逝的人。因此如果一个人已经活到了60岁,那么以60岁以后死亡者的平均年龄来统计,我们可以预期自己能活到77岁甚至更高,退休后余寿应该计算为17年以上而非14年。
  还需要注意一点,退休后所面临的风险不是死得太早的风险,而是活得太长以致生活费不够用的风险。因此,财务上越保守的人应该假设自己可以活得越长。比如说,超过了平均死亡年龄,或超过了平均余寿,甚至假设自己可以活到90岁,并以此为基础,计算自己的退休总需求,以预防未来医学科技的突破可全面提高人类寿命的风险。
  想留遗产者:存本取息法来定
  在第一种最简单的方法中,我们剔除了很多财务变量因素,同时也是采用了一个最简单的思路,就是个人或夫妻俩退休后需要花多少钱,那么我们就按照这个数字来准备好,但这其中并没有考虑终老以后,是否还要留钱给子女,也就是没有考虑到"金融遗产"的需求。
  但既然有人打算"赤裸裸地来,赤裸裸地走",就有人会考虑到"留点什么给后人"。
  比如,我们打算在退休前一天就储备好一大笔退休金,退休以后只拿这笔钱的利息出来应付每年的生活需求,本金部分以后就当作遗产留给子女,这笔储备金得多少,该怎么算?
  面对这个问题,只要我们思路上理清了,计算方法倒也简单。
  因为我们需要每年靠"吃利息"来维持退休后生活费用的需求,那么只要知道退休后每年需要多少生活费用,每年的存款利率能拿到多少,就可以算出应该在退休前夜预先准备好多少资金了。
  长期来看,我们假定存款利率维持在年3%的水平线上(如果中途存款利率有上下波动,我们可以自己做一个年度差之间的"多留少补"),仍以前述赵先生夫妇为例,退休后第一年生活费用需求为196828元,同时不考虑退休后每年的生活费用增长率,那么简单地算,赵先生夫妇退休之际需要准备的资金=196828元÷3%≈656万元。
  也就是说,当他们退休之际准备了656万元后,只要做一个存款计划,就可以每年领出19.68万元的利息供夫妻俩开销。
  这个结果也提醒赵先生夫妇,如果在他们60岁退休之际,仅有393万元的储备,那么只能应付夫妻俩退休后20余年的生活需求,如果想给孩子留下本金做遗产,那么夫妻俩的退休储备资金就需要在656万元或以上。如果不够这个数,又想给孩子留下一大笔遗产,那么代价就是在他们退休后生活水准的逐年下降。
  精确法:同时考虑"两率"
  也许有人会说,以上两种算法虽然简单,但是却与事实不尽相符。毕竟,退休后每年的生活费用增长率是真实存在的,而如果能主动将退休储备金做一些投资,也会出现一个真实的投资回报率,而这"两率"之间似乎并不是总能互相抵消,从而让我们在计算中将其忽略的。
  那么,如果同时考虑了退休后生活费用增长率与退休资金的投资回报率,那么,我们又该为整个退休期准备多少资金呢?
  我们可以为读者朋友们提供一个公式,那就是:
  其中,S代表退休期间总费用需求,E代表退休后第一年生活费用,c代表退休后生活费用年均增长率,r代表退休金的年均投资报酬率。

  仍以前述赵先生夫妇为例,如果他们退休后生活费用年均增长5%,退休资金运用的年均投资报酬率8%,退休后余寿为20年,则夫妻俩在退休时需要准备的退休资金为282.6万元左右。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也就是说,赵先生夫妇退休之际如果能准备好282.6万元资金(也就是储备到退休后第一年费用的14.39倍),那么就可以在退休后生活费用每年增长5%,退休金投资报酬率年均达到8%的情况下,供夫妻俩在退休后生活20年。
  为了方便大家根据上一期已经计算出来的退休后第一年费用数据,来测算整个退休期间总需要的总费用,我们为大家测算好了在各种不同的"两率"--退休后生活费用年增长率、和退休金投资年均报酬率情况下,如果我们能在退休后继续生活20年,那么需要的总费用大约是第一年费用的多少倍,大家可以直接通过附表查询得到,免去自行计算之累。
  附表:退休后总费用是退休第一年费用的倍数速查表(以退休生活20年计)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