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投资者抛弃银行打新理财产品
查看完整版本:投资者抛弃银行打新理财产品
2008/6/21 23:11:18
  曾因银监会暗访名单下达,一度放缓推出节奏的理财产品市场,近期重新热闹起来,但市场内部却悄悄变脸。据Wind数据统计,6月9日至13日在售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共有53只,其中信贷资产类信托理财产品占据23席,而曾被誉为"收益率之王"的打新股产品却不见踪影。
  现状
  收益水平不敌通胀
  张女士在一家外资俱乐部工作,对时新的理财产品十分敏感,去年股市大热的时候,张女士收入囊中的"清一色"都是打新股类理财产品,"那时收益达到20%以上的产品也不在少数。"她告诉记者。但近来,她已将资金来了个乾坤大挪移,转投保本类产品门下。"主要是股市不景气,打新股的利润跟存银行也相差无几,但风险却比保本产品大。"张女士这样衡量,"新股如果破发,有多少钱在里面就等于要割肉多少钱,保本产品起码能保住本金安全,有的还承诺最低收益率保底,何乐而不为呢?"
  据了解,日前不少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在保本的基础上,增加了最低1%的保底收益,高于同期活期存款的收益率,这对目前没有更巨大并且更确定的盈利方向的投资者来说,确实有不小的吸引力。
  记者日前走访了几家分行的营业大厅,不少投资者都表示,现在"押宝"在打新股产品上得不偿失。投资者间流传这样一句话:"跑不赢刘翔,也要跑赢CPI。"一位投资者向记者表示:"不要看打新产品还有一些小盈小利,如果这点收益拼不过通胀,那还不如把钱用掉划算。"
  困境
  新股市场山河破碎
  投资者对新股破发的忧虑不无道理,这也成了打新产品全面遇冷的主要原因。以往上市总能飙升的新股股价今年以来却急转直下,据统计,2006年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83%,2007年高达140%,拓邦电子(002139)、宏达经编(002144)等股票上市首日更是暴涨5倍以上。
  相比去年势如破竹的形势,如今的局面却堪称山河破碎。据悉,2007年6月以来发行的新股中已有一成以上跌破了发行价。今年5月下旬刚上市的威华股份(002240)、滨江集团(002244)也相继加入了破发行列。
  新股破发注定使网下配售的部分资金无功而返。据测算,今年前四个月,新股网上申购累计收益率为2.1%,年化收益率为5.2%,而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也已经超过5.1%,近期一级市场的吸引力正在进一步消退。一位资深投资者向记者表示,在他的圈子里,很多人都觉得打新产品的收益率起码应达到8%左右,才可得到相应的风险补偿。
  另一方面,日前证监会曾暗示,有意通过变革新股申购制度以提高散户中签率,届时散户将无需抱团取暖,便可通过自力更生的方式参与新股申购。同样可以获利,却不用缴纳额外的管理费。这无疑又为打新产品的收益率雪上加霜。
  但同时,记者也注意到,由于面临着退市风险,一些银行开始为传统单一打新产品制造新的卖点。比如招商银行就即将推出和股指期货概念挂钩的打新股产品,该产品自称将在保留打新策略之余,利用指数期货推出之初和股票现货之间存在的不合理价差所蕴含的套利机会,为投资者获取无风险套利收益。
  热点
  保本产品老少皆宜
  就在打新产品自叹廉颇老矣的当口,曾经只有老年人才垂青的银行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却成了众人争抢的香饽饽,许多中青年也都竞相购买。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向建设银行一位理财师咨询,得到的推荐也都是一些稳健风格的产品。
  据光大银行公布的资料显示,仅上海分行今年此类产品的销售额就已超过50亿元,比去年全年翻了一番。建设银行一位理财师也告诉记者,该行主打信托资产和债券的稳健保本品牌"利得盈"近期非常紧俏,旗下一款保本产品更在发售后5分钟内就售罄。
  记者还从浦发银行了解到,现在普通客户要买到此类紧俏产品十分困难,每个客户经理只能分到若干单位份额,这些份额又常为许多VIP客户定向排队挂号,一旦银行发行此类理财产品,客户经理就会提前告知VIP客户。
  日前工行发布的居民理财指数分值为108,在0至200的指数量表上处于谨慎保守区间,指数延续了2007年的下降趋势,表明目前中国城镇居民的投资理财意愿在中等区间持续趋弱。该研究还发现,城镇居民对各种理财类产品的投资意愿发生了较大变化,投资股票的比例从32%降到17%,投资基金的比例从26%下降到12%;对黄金的投资意愿出现大幅上升,投资比例从5%提升到7%;对债券、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意愿则趋于稳定。
  暗流
  信贷理财十面埋伏
  就Wind发布的5月数据来看,近期理财市场正涌动着一股"弃股转贷"的暗流。数据显示,在181款银行浮动收益人民币理财产品中,有118款投资于信贷资产,其中中信银行上月推出的31款产品全部是信托贷款类产品,招商银行发行的48款理财产品中,投资信贷产品占比也高达75%。6月数据显示,以信托为业务模式的银行理财产品超过了总数的一半。
  收益相对较高、稳定性好是信托类理财产品的主要卖点。记者从建设银行个人理财部了解道,该行主打信托的产品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5.2%,近期投资者的接受度很高,产品也期待能在理财市场上占据更大份额。记者还了解道,银行信托类理财产品另一大优势在于投资门槛低。如果个人直接投资信托产品,资金门槛最低为20万元,而银行类人民币理财的门槛只有5万元。
  但近期不断有传言称,监管层可能叫停商业银行对融资性信托的担保业务,无疑给热气腾腾的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浇了一盆凉水。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我国从紧货币政策的核心在于紧信贷,而基于信贷资产的信托理财产品似有规避信贷规模限制之嫌。
  据了解,银信合作开发的信贷类信托理财产品主要是通过银行发行理财计划募集资金,多以基础设施和商业项目为投资对象。银行以信托委托人身份将资金委托信托公司进行管理运用,以实现理财收益。
  据悉,商业银行开展此业务的益处在于两方面:一方面不占用信贷规模;另一方面通过此举可以拓展或维系客户。
  但也有长期从事信托行业的人士认为,在欧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放贷后一般都有证券化的过程,只要制度设计趋于完善,就不必对信贷类信托理财产品有太多担心和顾忌。
  投资建议
  短平快三字诀
  "与以往1年、3年甚至5年这样的相对较长的理财周期相比,超短期理财产品较好的流动性,可能更容易满足很多客户资金周转的需求。"一位理财师如是提醒,"由于如今股市低迷,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将资金从证券账户中转出,投入到最新推出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从而或多或少规避一些风险。"
  此类产品主要是投资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企业债等债券,及优质企业信托融资项目、货币市场基金、新股申购、银行承兑汇票等投资管理工具,普遍具有本金安全可靠、流动性强等特点。
  有数据显示,目前所有在售理财产品中,投资期限小于或等于6个月的产品占比已超过55%。其中期限最短的理财产品为中国银行推出的"博弈人民币理财产品7天",预期最高收益率为年利率2.20%,尽管短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相对较低,但本金和收益却有保障,这和当下热门的保本概念是契合的,其优良的流动性对冲了相对较低的收益。"不过必须得有一个'零收益'的心理准备。"理财师认为,"对于那些期限较短又能提前支取的产品,尽管本金安全,但能提前支取的时候往往已面对亏损局面,收益可能约等于零。"
  关注套息交易
  在银行外汇理财市场,由于澳元基准利率高达7.25%,澳元理财产品目前已替代美元理财产品成为了市场的新热点,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注意到套息交易。据介绍,投资者通过借入贷款利息低的货币进行融资,然后投资于利率高的货币,可以获取利差收益。
  目前,在各主要货币中,澳元的基准利率最高,与全球通用货币美元2.0%的利率相比,相差多达5.25个百分点。而随着商品价格的飙升,具有商品货币特性的澳元汇率亦一路坚挺。据统计,去年5月,澳元理财产品收益率在5.3%左右,澳元利率高出1.3个百分点,加上5.97%的汇差,则将人民币换成澳元理财的投资者,双重套利收益可达7%。
  尽管如此,还是有理财师指出,这种基于套息交易的理财产品较适合具有较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步升值的基调未改变,所以换成澳元理财将面临一定的汇率风险。如果在未来一年人民币对澳元升值幅度超过4%,则投资者不如直接以人民币理财。"(劳佳迪 曾雅杰)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