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基金圈〗 → 中欧新蓝筹基金经理刘杰文:长线资金入场时机来临
查看完整版本:中欧新蓝筹基金经理刘杰文:长线资金入场时机来临
2008/6/21 9:00:48
    经济学博士,11年证券从业经验。2006年8月加入中欧管理公司,任研究部主管,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曾任中国人民上海分行科员,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室分析师兼交易员,光大证券有限公司资产经营部高级经理,上海申能资产管理公司研究策划部总经理。

  6月,中欧基金管理公司中欧新蓝筹基金正式开始募集。日前,就当下基金面临的销售冰点局面以及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对大盘的影响,新发基金规模不容乐观,就此《市场报》记者采访了中欧新蓝筹基金经理刘杰文。

  刘杰文表示,大盘持续下跌,基金销售毫无疑问会受到影响。但从投资的角度来说,这并不意味着机会的缺失。相反,冷静分析会看到,随着大盘的不断下跌,空方的做空能量正在逐渐释放,也就是投资者最关心的市场风险在逐步地减低,投资机会已经凸显。

  [市场]

  进场时机已经到来


  刘杰文表示,尽管面临通胀压力以及企业盈利水平放缓的趋势,但从估值水平来看,目前A股市场静态估值低于去年同期,动态市盈率(2008年和2009年预测市盈率)也在连续快速降低。这样的估值是处于相对合理范围的,这就为A股市场的投资提供了较好的安全边际。刘杰文表示:“在这个时候销售是会有一定的困难。但从投资角度来说,反而是好事。投资者要冷静分析市场,正确对待下跌。目前,上证指数静态市盈率为22倍左右,去年高点是49倍,沪深300动态市盈率只有16倍。这说明投资机会已经来临,券商一致预期今年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长率为26%,明年也将在20%以上,这样的增长足以支持股市。” 因此,他认为长线资金进场的时机已悄悄来临。

  刘杰文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良好,长期增长格局没有变化。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驱动因素还在,像城市化、工业化、消费升级等等都没有改变。人民币升值没有结束。”经过深入的国内外对比分析,他认为中国并不需要把通货膨胀控制在一个很低的点位如2%的CPI,由于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将CPI控制在4%至5%之间是较为合理的。中国可以忍受一个温和的通货膨胀,这样有利于逐步理顺价格机制。目前,中国的当务之急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破除资源等的制约,由粗放型经济转为集约型经济。

  [投资者]

  对通胀无需过度担忧


  由于目前市场情况并不乐观,刚刚回暖的新基金发行眼下又随着市场的波动而下滑。多家基金公司表示,由于前期基民深度套牢,投资者对于新基金普遍信心不足,加上受到地震影响,低迷的新基金销售市场再次遭遇巨大压力,正考验着基金公司品牌。

  对于这种状况,刘杰文表示:“从股市的历史来看,总体的方向是上涨的。在美国,每隔6年就会有一个熊市出现(20%以上跌幅),1929年大萧条以来股市崩盘也有五六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大盘最终会都会涨回去,并再创新高”。刘杰文表示,对投资者来说,现阶段最重要的不是时时刻刻关注大盘,而是要立足于宏观经济,从微观企业分析入手,从上市公司自身去寻找投资机会。

  他进一步分析,“近一个星期的持续下跌,很多投资者开始担心通货膨胀给股市带来的影响。但这有点担忧过头。中国的通货膨胀成因复杂,有国内外多种因素,根源在于美元和,这样的因素短期内不会消失,但中国通胀并不会失控,中国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概率很小。我很认同央行上调1%存款准备金率的做法,因为控制通货膨胀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但他也认为目前是考验中国决策层宏观调控的平衡能力的时候了,“中国决策层必须在控制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作出恰当的平衡,既要控制住通货膨胀,同时也不能使经济增长猛然失速,出现硬着陆。”

  对于市场上投资者既担心经济增长减缓,又担心通货膨胀不能得到控制的这种矛盾心理,刘杰文认为这其实恰恰反映了目前市场的非理性,他表示:“要控制通货膨胀就必须要让经济增长速度适度放慢,那种既要把通胀压到很低的2%至3%水平,又要保证中国经济以10%以上速度飞奔的心态其实是不对的,中国经济事实上已经无法做到这一点。中国经济面临转型,以前的高增长加低通胀的组合已经无法继续,接下来应该是相对高增长加温和通胀的组合”。

  至于通货膨胀对股市的影响,刘杰文认为:通货膨胀一般都是在第一次或者说初次飙升的时候,对经济和股市的负面冲击比较大,而在随后的通胀持续较高水平时,由于投资者的心理和实体经济都对通胀做出了适应性调整,因此在通胀的初次飙升后,其对股市的影响明显减弱,也可以说股市对其具有了较强的免疫力,美国和日本的股市在上世纪70年代都有相似经历。

  经理秘籍:

  发掘独特竞争优势企业


  对于“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的提法,刘杰文表示:“这个问题很好,这句话也确实是这样的。买基金要看基金公司的团队,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基金的品种和基金经理的操作风格、个性、经历。”

  曾在申能资产管理公司主管研究与投资的刘杰文,个人比较偏好投资成长股和稀缺资源类企业。他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会涌现出大批优秀的国内龙头甚至世界级企业来,而这正是中欧新蓝筹基金最看重的投资对象,这些新蓝筹公司是中国经济未来的代表,投资它们也是最能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成果。

  谈到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刘杰文认为,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型势必让那些节能降耗、、稀缺资源类企业受益。“高油价会催生替代的新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这些未来都会快速成长起来。”而从的利润增长预期和现时估值水平看,通信行业、金融业和公用事业的个股具有很好的投资机会,同时,通胀环境下消费板块的一些企业也值得关注。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