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深入了解物价上涨预期情况,为国家货币政策决策提供参考,近日,人行呼伦贝尔市中心支行在全市13个旗市区,开展了居民和企业关于物价上涨感受情况的问卷调查活动。问卷调查显示:虽然居民和企业受物价上涨影响较大,但对今年下半年物价指数的回落充满信心。
居民:物价上涨感受强烈
从对物价上涨的感受和预期情况上看,居民对整体物价水平,尤其是食品类物价上涨感受强烈。据问卷调查显示,51.62%的被调查居民认为整体物价水平比上年"上升了30%以上"。其中:居民对肉类、粮食和蔬菜价格上涨感受最为明显;居民对投资、保值类资产价格的感受表现出两升一降。主要表现在:88.71%的居民认为房地产价格"上升了10%以上",64.51%的居民认为黄金价格"上升了10%以上",67.74%的居民认为股票的价格比年初有了大幅的下降;居民对今年下半年物价指数的预计情况较为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居民对物价上升的感受区间由上半年的主要集中在"上升30%以上",变为主要集中在"上升5%-10%"和"上升10%-20%"两个区间,两个区间分别占比为33.87%和27.42%;二是居民对今年下半年食品的价格预测区间主要集中在"上升10%以下",与上半年相比,感受区间明显下移;三是居民对家庭设备、医疗设备、娱乐教育等项目价格上升的区间预期与今年上半年情况相比,变化不大。
调查中发现,居民拥有的主要金融资产仍以储蓄为主。在"目前,您拥有的主要金融资产有什么"的选项中,50%的居民选择"储蓄存款",21.78%的居民选择"基金",10.48%的居民选择人寿保单,另有7.26%、6.45%和4.03%的居民选择股票、其他金融资产和国债,表明我市居民金融资产投资多元化的分布格局正日趋明显。而居民的理财计划则向两个方向分化。调查问卷显示,在当前的物价和利率水平下,居民主要的理财计划为"更多的消费"和"更多的储蓄",分别占比28.97%和39.51%。
调查显示,居民迫切希望提高工资待遇。据统计,99.19%的居民希望能够在今年下半年提高工资待遇。居民对央行提高利率抱有较高希望。
企业:下半年经营情况不容乐观
从企业对物价上涨的感受、预期及定价情况上看,企业主要产品价格多有上调,而原材料价格上涨是企业调整产品价格的最主要因素。在"企业调整产品价格的主要考虑因素是什么"的选项中,50%的企业认为"原材料价格上涨非常重要的原因",41.67%的企业认为"原材料价格上涨比较重要","劳动力成本上涨"、"市场供求状况"以及"对生产成本变动的预期"等也是企业调整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
调查中,企业认为今年下半年经营情况不容乐观。据问卷调查显示,在下半年,83.33%的企业认为主要原材料价格会继续上涨,75%的企业计划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提高10%-30%。因为以上生产成本的增加,75%的企业觉得在下半年有必要调整产品价格,价格的提高将导致供求曲线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利润。同时,企业对央行宏观调控充满信心。
应对物价上涨--对症下药
业内人士称,物价上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根据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对症下药。
一要加大宣传,引导居民多元化的进行投资。引导居民多持有可升值的实物资产,如房地产、黄金、收藏品等;建议居民积极寻找投资渠道。居民可根据家庭资产状况,依照家庭成员的年龄结构、性格特点、风险承受意愿等因素,筛选出与投资人相适应的理财工具进行投资,确保家庭资产在较大安全性的基础上,实现高的收益性和流动性的统一。
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由于物价上涨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治理物价上涨的一个有效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
三要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产业结构。
四要停止大部分农产品和其他短缺产品的出口。部分农产品和化肥去年以来价格上升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国际市场价格高于国内价格,企业开始增加出口。应该对农产品、化肥、煤炭等产品的出口进行临时禁止或限制。
五是金融机构应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缓解物价上涨的冲击。并建议对低保户所发放的临时性补贴和补助标准,由当地政府依照当地统计部门所发布的CPI指数灵活掌握,以缓解因物价逐月上涨,所导致的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断下降的态势,并避免低收入群体与普通居民家庭生活条件差距的逐步加大,维护社会的稳定。(记者 王俊梅 通讯员 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