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不希望灾难发生,但是面对已经发生的震灾,有没有办法让灾难的损失减到最低?保险理赔无疑是重要的一个工具。那么地震之后,受灾民众得到的保险赔付状况如何?哪些险种可能对地震灾难负责?灾难发生后,保险业有哪些应急政策?《赢家》周刊采访了资深保险业人士为读者作答。
赔付现状
折射保险理念不足
与政府对这次灾难的快速应对相比,保险业的速度也非常值得肯定,包括针对灾难特点,在保单毁损、投保人身份确定上,都采取了人性化的处理方式。
但与巨大的损失相比,奔走在第一线的很多保险理赔人员非常无奈,由于灾区群众投保率非常低,保险无法用自身的强大理赔能力去帮助他们。中国保监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保险业共接到地震相关保险报案24.9万件,已付赔款2.95亿元。比6月9日增加641.2万元。
相关数据显示,这次地震造成的2000多亿元损失中,属于保险可理赔范围的只有很少部分,约占5%左右。保险赔付虽然在与日俱增,但由于受灾严重的地区多为偏远山区,未来可能增加的遇难人中,估计曾经投保的几率将更加微小。
"灾难损失与赔付量的不匹配表明大家保险理念依然不足。"中英人寿业务经理蹇文胜认为"在保险机制较完善的美国,卡特里娜飓风造成的1200亿美元损失,约半数得到了企业或联邦政府的保险赔付。我国目前保险意识普遍不高,多数人认为,买保险得到的仅是一纸合同,买保险不如自己做投资。其实作为一个合理的家庭理财计划,买保险是其中重要一部分,将小小的保险费存起来,意外来临时也可以从容应对。在巨灾面前,个人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只要每个人都能有一份充足的保险作保障,也就是为自己的未来建立了安全的防线、为家人留下了关爱。"
哪些保险
对地震"负责"
许多投保人在购买保险时,往往会凭借自己的理解,认为只要是针对自然灾害的保险,就一定可以保地震,其实并非如此。
日前第三届旅游保险论坛在上海举行。会上,保险专家详细解释了有关地震后保险理赔的几个问题。保险专家介绍,人寿保险和意外伤害险一般是将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引起的意外伤亡纳入保险责任范围的。除自杀、斗殴等原因外,一般而言,只要是意外事故引起的被保险人死亡或残疾,受益人都能获得赔偿,其中包括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
对地震"负责"的险种包括:寿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等)、个人意外伤害保险、个人意外医疗保险、旅游意外险、学平险等包含意外伤害损失赔偿功能的保险。具体能赔偿多少,要看保险条款的具体规定,比如免赔额多少、赔偿项目等。 专家建议,投保人看看具体的条款是怎么写的,如果"地震"没有被列为除外责任条款,就可以向保险公司索赔。
而为了应付类似的意外事故,蹇文胜认为个人至少需要拥有意外险和重疾险两大险种,这样在不幸遇到意外、自然灾难和重大疾病的时候可以获得保险赔付。
应对灾难的
应急理赔政策
近日,有读者关心在地震后的保险赔偿问题:不少保单的被保险人、受益人同时遇难,这些保险的保险金还会不会赔付,应该赔给谁呢?
泰康人寿高伟称,保险金一定会赔,但受益人和被保险人死亡的先后顺序直接影响保险金的归属。《保险法》规定: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没有其他受益人的情况下,保险金将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来支付;反之,保险金归受益人所有。不能确定死亡先后时间的,如几个死亡人辈分不同,推定长辈先死亡。确定保险金归谁所有后,再根据《继承法》有关规定,处置这一作为遗产的保险金。
另外,太平人寿文宇告诉记者,为了给受灾民众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保险业协会已发布了《保险业抗震救灾人身伤亡给付服务八项应急指引》。其中规定因灾造成的有效保单灭失或损毁的,如果申请人提供的保单基本信息与保险公司信息库相吻合,进行无保单受理;同时要求放宽身份证明;取消定点医院限制,保户到临时救治医院就诊,均按保险合同约定的定点医院处理;对于对2008年5月12日及以后处于有效状态、且需续交保费的保单,如果客户交费困难,将60日宽限期的约定放宽长可延长至2008年12月31日。(李龙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