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闭关”一些老纷纷恢复日常申购业务,且不乏刚刚经历过首次募集期的新基金产品。这种纷纷“出关”的现象让基民疑惑:为什么在去年上涨的中暂停申购,而在今年的震荡行情中,“闭关”基金却打开申购?为什么新基金只开放申购而不开放赎回?这些“出关”基金是否值得买?
闭关基金纷纷出关 5月22日,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旗下两只老牌五星基金———中国优势和阿尔法基金,恢复日常申购业务,这两只基金分别在今年1月25日和17日起暂停了申购及转换转入业务。至此,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全部开放了申购。
在“闭关”已有小半年的上投摩根基金旗下的中国优势和阿尔法基金近期恢复日常申购业务后,5月26日光大保德信基金也恢复了旗下关闭同样半年之久的光大量化基金的日常申购、转换转入业务。
除上述三只市场颇有口碑的绩优基金外,南方基金旗下的基金,交银施罗德、浦银安盛等旗下基金也相继打开了申购,且不乏刚刚经历过首次募集期的新基金产品。
据天相投资统计,4月份以来成立的10只基金中已经有6只开放申购业务。4月23日成立的东吴轮动基金5月15日公告开放申购,从成立日到开放申购日仅隔了13个工作日。
其实,追溯起源,从去年底A股市场下跌开始,基金公司就陆续打开了旗下“明星基金”的申购。而在今年一季度暴跌的情况带动下,更加重了基金“出关”现象。今年3月份,华安策略优先、长盛同德、大成蓝筹稳健、大成创新、交银蓝筹等老基金都开放了的申购和转换业务。这其中不乏多只关闭申购达半年之久的基金。
据不完全统计,在上证指数处于6000点高位的时候,有超过40只基金暂停申购。其中封闭时间最长的华夏大盘精选基金。
而在这段时间基金纷纷打开申购,让基民疑惑不解。在去年证券行情较好的情况下,不少基金纷纷暂停申购。而目前市场震荡不明朗的背景下,一些明星基金、次新基金纷纷出关的行为引起了市场的争议:老基金之前暂停申购现在却打开,而次新基金申购开放的太快。因为市场以往绝大多数基金的通行做法是在基金合同生效之后的3个月将满之时,申购和赎回同时放开。因此,对于现在部分基金“打破惯例”的这种做法,市场有点不适应。
对此,基金机构给与的答案是,暂停申购的做法是为了控制基金规模,保障投资者利益最大化。而今年上半年来股指大幅下挫,一直处于震荡的行情之中,基金单位净值损失惨重,再加上净赎回,这些巨型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出现较大幅度减少,综合考虑基金公司对巨型基金管理的经验和对市场的判断,会考虑重新开放申购。
部分正在发行的基金一览 基金代码 | 基金简称 | 投资风格 | 投资类型 | 基金经理 | 发行起始日 | 发行截止日 | 020018 | 国泰金鹿保本(二期) | 增值型 | 保本增值 | 高红兵、王亚南 | 2008-5-6 | 2008-6-5 | 121006 | 国投瑞银稳健增长 | 稳健成长型 | 股债平衡型基金 | 袁野 | 2008-5-5 | 2008-6-6 | 202011 | 南方价值 | 价值投资型 | 偏股型基金 | 谈建强 | 2008-5-12 | 2008-6-13 | 217010 | 招商大盘蓝筹 | 价值优化型 | 偏股型基金 | 黄顺祥、游海 | 2008-5-15 | 2008-6-16 | 450004 | 富兰克林国海价值 | 价值投资型 | 偏股型基金 | 张晓东 | 2008-5-8 | 2008-6-8 | 519183 | 万家双引擎 | 价值优化型 | 股债平衡型基金 | 欧庆铃 | 2008-5-7 | 2008-6-6 |
|
申购、赎回状态是市场的指向灯 对于基民而言,最关心的则是这些出关的基金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目前观望的市场气氛是否值得继续投资。
对于基金“出关”现象,乐观者认为,暂停申购的不利因素已经消除,股市调整基本已经到位,政策导向也渐渐缓和,此刻是做营销的大好时机。但悲观者则认为基金公司此举是因为近期大盘的反复调整导致赎回增多,打开申购以对冲赎回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