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理财产品的目标客户与基金类似,根据现有规则,个人投资者投资集合计划的门槛为5万或10万。在这个区间,证券投资基金、银行人民币理财业务和券商集合理财计划,客户群体全面交叉,竞争惨烈。现有的理财市场将因为券商的进入而面临重新洗牌。
"稳定资金和股票供求关系"成为管理层调控市场的一块心病,基金的发行越来越困难,基金公司从受托人的角色被动成了持有者,曾经被严控的券商委托理财又重新开闸。
5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和《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两项试行文件。管理层的明确支持使得券商得以正式介入民间资金理财市场,资产管理业务进入快车道。
证监会审批效率得到大幅提高。此前一只集合理财产品审批手续颇为繁琐,以海通证券()5月19日上市的金中金集合理财计划为例。海通证券事务代表孙涛的说法是,"去年材料递上去,今年1月底开年底经理工作会议的时候说是获批了,前后拖了一年多时间"。
目前券商集合理财审批的速度明显加快。5月份分别有中投证券、国元证券()、东海证券、光大证券等证券公司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获准发行。
券商集合理财有备而来
目前,国内已有54家证券公司取得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许可,17家试点开展集合资产管理业务,20家开展了定向资管业务。现有的理财市场将因为券商的进入而面临重新洗牌。
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优势明显,经验丰富的投资团队和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是其制胜利器。在今年一季度市场呈现单边下跌时,大部分投资经理在大跌之前已经提前减仓,券商集合理财计划净值缩水程度远远小于大盘。
据统计,非限定型券商集合理财的平均净值损失为15.89%,华泰紫金2号、中信2号、中信股债双赢、光大阳光2号、华泰紫金3号、光大阳光等集合理财产品跌幅均小于同类产品的平均水平。对比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下跌幅度分别达到34%和29%,抗跌性颇强。
集合理财产品的目标客户与基金类似,根据现有规则,个人投资者投资集合计划的门槛为5万或10万。在这个区间,证券投资基金、银行人民币理财业务和券商集合理财计划,客户群体全面交叉,竞争惨烈。
从风险性考虑,银行有强大的资产实力为后盾,富有货币市场运作的经验,风险性相对较小但收益率较低。而券商被公认为系统性风险较大,因此许多计划用以自有资金参与,作为出现亏损时的优先赔偿资金。在已经发行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中,平均有5%券商的自有资金。
券商推出的理财产品比较灵活,具有先天的投资研究优势,投资范围可以跨股市、债券、银行间市场。其中非限定性集合理财产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产品和权益类投资的比例不受限制,而且还可以投资于基金。如海通证券新近推出的"金中金集合理财计划"喊出的口号就是"基金中的基金"。
海通证券金中金将把不超过90%的资产配置于证券型投资基金,该产品配置现金类资产的比例最高达到了100%,新股申购类资产配置比例最高达到20%,资产配置结构设计体现出相当稳健的投资风格,风险度适中,比较适合保守型投资者。
而在流动性和运作透明度方面,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都不如基金。基金变现非常容易,集合理财计划受封闭期限制;信息披露上,法规只要求证券公司至少每三个月向客户提供一次准确、完整的资产管理报告,信息披露不如基金透明,并具有滞后性。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管理费往往低于同类公募基金,但产品收益超过一定标准则要参与收益分成。如平安年年红1号年收益率大于8%时,管理人提取20%业绩报酬;东方红3号年收益率超过10%部分,管理人提取25%业绩报酬。
从收益率来看,2007年中金公司管理的"中金股票精选"获得了140.49%的投资收益,东方证券管理的"东方红2号"紧随其后,去年全年收益率达121.73%,放在同类偏股型产品中比较,这两只产品也可以排在中上水平。
除壮大集合资产管理规模外,面对高端客户且价值含量更高的券商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冀望做大做强。券商定向资产管理业务主要指证券公司接受单一客户委托,与客户签订合同,通过客户的账户管理客户资产的活动。
细则规定投资范围新增金融衍生品等投资品种,客户委托资产范围也增加了股票和金融衍生品,为券商开辟了新的盈利模式。
数据显示,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受托金额也已达到205亿元,成为高端富裕人群在私人银行和基金公司专户理财之外的选择。
根据《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证券公司办理定向资产管理业务,接受单个客户的资产净值不得低于100万元。因此券商主要的对手是门槛在100万元左右的信托私募基金。
业内人士指出,券商开展定向资产管理的理财模式和私募运营模式有些接近,门槛也不是很高,可以预计双方争夺客户的竞争将相当激烈。而对于5000万元以上的大客户,证券公司主要与基金公司展开肉搏。
牛市热销熊市冷场?
尽管券商们是磨刀霍霍,热情高涨,誓要把资产管理进行到底,但发售规模销售情况还要看市场脸色。
银行是集合理财最直接的销售渠道,而规模较大的理财产品多会选择多银行配置,全面铺开。海通证券金中金的推广上限设为40亿元,推广机构有兴业银行()、深发展银行、浦发银行()等等网点。
记者在采访某国有商业银行理财主任何清时,了解到今年券商理财产品的销售情况未尽如人意。"今年销售情况不理想,没有特别突出的。中金公司的产品和东方证券管理的'东方红2号'稍微好些。去年行情好,各种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都卖得很火,'中金策略'几乎是在预约销售时就卖光了。"
"理财产品太多了。银行有和信托合作的自家产品;基金公司有基金,也有专户理财产品。在目前的理财市场中,券商只是个配角而已。"何清侃侃而谈,"投资者在选择各家理财产品时,更多考虑的是公司的品牌和综合实力。"
市场行情低迷,理财产品收益率也不振。以5月24日至5月30日的统计数据来看,券商集合理财推出的债券型理财产品收益率为0.08%,其中,中金短期债券收益在0.06%,华泰紫金1号收益0.03%,是仅有两只净值上涨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其他产品净值跌幅均在0.1%以内。
海通证券事务代表孙涛在记者询问起金中金的销售情况时,表示目前销售还在继续,整体情况还要看最后的几天。"往往最后截止的时候会有大资金进来。"
海通证券去年一年资产管理规模增长迅速,资产管理业务收入比重达到7%。2007年海通稳健增值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为20亿元,净值增长率为110.84%。
定向资产管理属于业内最大的几家之一。去年业务实现突破达到50亿元。由于定向和专户类资产管理业务费率较高,未来几年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将超过110亿元,孙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