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定目标,选分红险
查看完整版本:定目标,选分红险
2008/6/6 16:17:46
  分红险首先应当作为一种现金管理和人寿保障的工具,其次才是锦上添花的增值保值渠道。因此,在购买分红险时,对于相关问题也要一一仔细分析。
  一看分红险定位
  分红险可谓是目前寿险中的一大类,即使是一家保险公司,旗下分红险类产品往往也有多个甚至十数个,这也就意味着投保者不但要面临多家保险公司的选择,而且还必须在一家保险公司旗下的产品中精挑细选。
  正因此,买分红险之前,投保者首先要明确自己买分红险的目的何在?是为子女储备教育金?是为了自己二三十年后的养老做准备?还是只为了做一个现金规划,在未来一段时间每隔若干年获得稳定的收益?不同的分红险,其保障周期和现金流安排都是不同的,而不同的需求则需要不同的分红险产品。
  二看人身保障
  无论是投连险还是万能险,均侧重投资属性,而导致对于人身的保障有限,一般仅为个人账户净值或额外增加一个较小的比例。
  在保障上,分红险无疑更为强调。因此投保者在选择分红险之前,首先就要审视此款分红险的保障水平。
  比如某公司旗下的两款分红险,前一款的身故或全残保险金为合同生效一年内,基本保险金额×10%+所缴保费;或合同生效一年后,基本保险金额与累积红利保险金额之和的两倍;而后一款则是一年内因病身故,给付基本保额的10%,无息返还保费;因意外或一年后因病身故,给付3×(基本保额+累积红利保额),保障至80周岁。比较上述两款产品,显然后者的保障更高。若在其他条件接近的前提下,显然后者的保障更为丰厚。
  三看额外保障
  保障,并非仅仅是身故、全残等方面的理赔。有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条款,却可以为投保者带来许多额外的贴心保障。
  比如有些分红险提供"全残豁免"
  条款,被保险人因意外或一年后因病身体全残,豁免续期保费,这意味着被保险人一旦丧失了工作能力断绝了收入来源,依然可以依靠有该条款的分红险获得一份稳定的现金来源。
  再比如一次性领取权。有些分红险虽然会在未来每年给与一定的现金返还,但同时包含一个一次性领取权,比如某款分红险就允许投保者60周岁生效对应日领取保险金额的180%作为生存保险金,同时合同终止。对于有些投保人,退休时或许需要一大笔资金作他用,退保往往损失惨重,这种一次性领取权无疑就可以起到鱼与熊掌兼得的作用。
  四看实际返还比例
  "这款保险好啊,缴费之后每两年返还8%,等于每年4%收益,60周岁后更增加到每两年返还16%,那就更棒了",常遇到一些潜在投保者对于分红险的类似条款相当动心。
  但是,投保者在阅读分红险条款时,对于这类关于现金安排的条款必须看清楚,不可只看数字而不看上下文。比如上面提及的这款产品,其每两年返还的8%,是基本保额+累积红利保额的8%,而非每两年缴纳保费的8%,这两者区别是极大的。虽然初期因为年缴保费较少,返还的金额看起来比例很高相当吸引人,但是伴随缴费年数增加,累计缴纳保费额度上升,那么返还的金额以比例看起来就不是那么吸引人了。
  对于投保者而言,判断一款分红险的保证收益水平到底如何,最好是自己用Excel表格将其每年的缴费金额和每年的现金返还金额制作成一张现金流量表,然后再利用Excel内置的IRR函数便可计算出分红险的保证收益率究竟是多少了。
  五看收益演示
  一般而言,分红险的宣传单张中都会有一块收益演示,按照高中低三档演示购买此款产品你可能获得的分红以及因此获得的累积红利保额。
  对于这份演示表读者要明白:除了低档演示一般代表着分红险规定的保证回报以外,中档和高档演示收益不过是保险公司预测的收益率情况,其中不存在任何保证。投保者切不可被代理人拿着收益演示给轻易"忽悠"了。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