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此类产品有保本和不保本之分,投资者不宜跟风购买
资金安全现在已经取代收益,成为投资者选择理财产品的首要考虑因素。(记者 姬东 摄)
昨日,深圳市民李小姐给本报打来电话,说她收到某股份制银行一条短信,声称目前该行正在销售一款"稳健"的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她希望能详细了解此类产品。据记者了解,随着股市持续低迷,一度非常火爆的高收益低风险打新产品已在深圳一些银行"退居二线",取而代之的则是此类"稳健型理财产品"。银行理财师表示,虽然此类产品稳健,但还是有保本和不保本之分,投资者还是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宜跟风购买。
打新产品种类降至低点
随着打新产品收益越来越低,深圳一些银行发售的打新产品数量已降至历史最低。昨日,记者对几家银行5月份发行的打新产品进行了粗略统计。在招行网站上,记者看到该行发售的新股申购产品2月份有3期,3月份有2期,4月份以及5月份各发售1期,且5月份发售的产品已经变成了改良版的"新股+套利"模式。工行发行的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今年1月份有6期,到了4月份数量锐降到1期,5月份则未有一款产品推出。
打新股产品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则是"稳健型理财产品"。据记者了解,此类产品大多是以往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但在监管部门要求下严格界定了"保本"和"不保本",因此一些银行在销售时不谈预期收益,而是将其统称为"稳健型产品"。"这类产品投资方向分大致分为票据、债券及信贷资产三类。"民生银行深圳分行一位资深理财分析师告诉记者,该行今年发售此类产品的力度明显加大,目前在售的7款产品很受投资者青睐,6月4日他们准备再推出一款。
此类产品在建行、工行、招行等多家银行发售频率都相当高。记者通过建行网站粗略统计了一下,该行近在深圳发售的"利得盈"产品,其中仅信贷资产类的5月份就高达15期。招行主要投资于债券、票据或短期融资券的"安心回报"系列,仅5月份就发行了12期。
不保本产品预期收益高
"因为大家对股市看法普遍比较悲观,所以稳健型产品很吃香,这也是银行发售如此频繁的原因。"记者采访的几位银行理财师表示。建行深圳分行产品经理吴莺告诉记者,建行每次一推出该类产品,很快就被抢购一空。不过,她建议投资者还是不要跟风购买,尤其需要注意具体条款。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此类产品都属于稳健型理财产品,但并非每款都保本。"对保本银监会有严格界定,投资者在选购的时候要注意。"吴莺说,虽然产品性质类似,但在开发设计环节有不同,所以有的并未承诺,因此投资者在选购时要多问多比较。一般说来,不保本的收益更高一些。
她还表示,此类产品虽然稳健,但收益不会太高,因此投资者不要盲目跟风购买,还是要将其作为资产配置的品种,从产品的流动性、收益率、本金安全、现有资产配置等多个角度来考虑,最好到银行营业网点进行风险测评后选择。
民生深圳分行一位资深理财分析师则告诉记者,她认为票据类理财产品通常投资央行票据,相比信贷资产类更稳健,但收益率也会低一些,债券类的投资产品则收益会更低。在选购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时,可关注以下要点:第一,该产品银行有无回购承诺;第二,该产品银行有无后续贷款支持;第三,该产品本身信贷资产的质量怎样,如投资对象是什么公司,是否优质,是否上市,是否有国开行等其他大型银行担保等等,这些都是重要标准。如果有,则产品比较好,否则风险将相对大一些。(记者 杜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