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券商流传最新动态:99%把握集合理财松绑
"证监会将在本周末下发文件,放宽对券商定向理财和集合理财业务的限制。"5月30日中午,某券商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杨树(化名)对《理财周报》记者独家透露。
"我有99%的把握。"杨树对记者表示,"下周就去北京,拜会银行的负责人,把代销的事情敲定。另外,还要去摸摸证监会对理财产品的导向,这个时候证监会可能希望券商能够发面向资本市场的理财产品。"
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分别包括集合、定向和专项理财业务,"其实从今年1月份证监会就《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暂行)》公开征求意见时,我们就预感到放开券商理财市场已经被提上日程。"杨树表示。
三条渠道确认消息
事实上,从5月30日早晨,这条消息就在各券商高层之间互相传递。特别是对于一些地方券商,他们终于不用再疲惫地奔波于证监会和各大银行之间,为理财产品开路。
"证监会的文件可能分为两部分,集合理财从原来的审批制改为专家审核制,地方证监局将代替证监会在券商的评审中扮演关键角色;定向理财也将参照集合理财,具体的管理细则将出炉。"杨树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与此同时,记者还了解到,《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6月1日将正式开始施行,其中对券商的账户管理、客户身份财产收入状况、证券投资经验、风险偏好、及对客户的管理费用和对证券公司的违规处理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今天早晨,是另外一家券商的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先打电话给我的,他的很多同学都在证监会。然后我们的总裁、副总裁分别从另外两个渠道得到了同样的消息。"杨树对记者表示。
对于像杨树这样的部门经理而言,证监会此次放开市场至少释放三方面的信号:市场更加开放,证监会继续完善由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要求券商必须完善风险控制、制度建设和人才储备,只有这样才可以通过公开的评审。当然,杨树也不否认,在股市低迷的情况下,证监会此举对于稳定市场具有积极的意义。
心有余而力不足
此前,根据证监会的规定,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审批过程非常麻烦。"基金发行的审批上报基金部,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做审批,而券商所有的业务都要报机构部,审批周期较长。"某业内人士默认了这一点。
更为重要的是,只有创新类的券商才有资格发行理财产品。但并非所有创新类券商都发行了理财产品,目前仍有10多家券商没有发行自己的产品。它们中更多的,还在为审批排队。
杨树就是其中之一。
通常,杨树每周,或隔一周就要来北京报到一次。去拜会银行,希望这些关系可以爽快地答应代销自己的理财产品。"需要去证监会的,大老板就会和我一起过来。"他坦言。
"有时候赶上银行的相关负责人开会,一等就得好几个小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杨树倾诉着自己的不容易,"银行自己还有他们和信托合作的理财产品;基金公司有基金,也有专户理财产品。在目前的理财市场中,券商只是个配角。
而据记者了解,定向理财则因细则尚未正式出台,特别是包括交易所在内的相关部门的配合尚未准备到位,在无法开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专用帐户的前提下,面对大量的理财业务业务客户,券商只能望洋兴叹;更有甚者,有些券商则利用经纪业务的席位进行不合规的交易。
"真是步履维艰。所以市场放开我们同行真的很高兴。"杨树坦言。(记者 李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