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金融业在行动。除了踊跃捐款捐物外,银行、信托、基金、保险等各金融机构更是发挥一己之长,为灾区度身订做赈灾理财、保险产品,以独有的方式支援灾区,践行着企业社会责任以及"有爱心,才是真财富"的金融业赈灾口号。
银行业:重拳出击5月17日,建行总行在全国发行"建行财富·爱心公益类"人民币理财产品,开了银行业发行赈灾理财产品之先河。
据悉,该产品为保本浮动收益型债券类理财产品,起始购买金额5万元人民币,投资期限3个月。建行于产品募集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以爱心投资者个人的名义,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将认购金额的0.8%捐赠给灾区,剩余本金则作为投资资金运作。而建行对这款公益理财产品将提供保本承诺,并且不收取任何费用。
继建行成功发行"赈灾"理财产品后,招行总行也紧急发售了一款金葵花"安心回报爱心号之抗震救灾特别理财计划"。该产品理财期限为7天,招行将其在管理该理财计划中实现的全部收益捐赠至中华慈善总会用于抗震救灾,而投资者在理财计划到期后仍可获得与七天通知存款相当的收益。
中信银行也于5月28日推出以赈灾为目的的短期理财产品---"中信理财快车爱心计划",倡导客户将该产品实际年收益率超过1.71%的收益部分,自愿委托中信银行以客户名义捐献四川地震灾区,支持灾区抗震救灾。据悉,该产品发行周期为26天。
兴业银行则推出了国内首张爱国主题信用卡"中国心"公益计划。据悉,在2010年12月31日前,客户每申请一张"中国心"信用卡,兴业银行即捐赠1元钱;每通过该卡进行一笔交易,兴业银行即捐赠1分钱。
信托基金保险:各具特色与银行业的重拳出击相比,信托、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也不甘落后,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赈灾理财、保险产品。
5月14日,就在地震发生的第三天,宁波金港信托即宣布发行一款公益信托产品。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信托计划的收益全部捐助给灾区人民。据悉,这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金融业发行的第一款支援地震灾区的公益理财产品。
汇丰晋信基金管理公司也于日前表示,公司正考虑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联合大股东山西信托成立一个慈善信托的计划。该公司表示,自然灾难和环境灾害在可预想的未来发生概率依旧较高,作为一个为个人和家庭提供专业方案的金融机构,就是要用长期性的财务计划来支持人们幸福生活的梦想。所以,从一个金融机构的天然特性出发,汇丰晋信今后每年都会用信托计划的资金进行慈善方面的定向或专项活动,希望把慈善活动以制度性方式固定下来,作为公司长期回报社会的项目之一。
太平人寿则于近日在保险业内率先推出专为地震孤儿设计的公益性产品---"太平英才守望教育年金保险"。据了解,每份教育年金在被保孤儿6周岁至14周岁期间,为其提供每年200元的初级教育年金,用以支付其小学、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15周岁至17周岁期间,提供每年1000元高中教育年金,用以支付其高中阶段学费;年满18周岁则可以一次性得到5000元的成才保险金,用于继续深造或开始职业发展。有心捐助的爱心人士可为地震孤儿投保一份或多份教育年金。中国人保财险也随即推出"爱心救助---汽车乘客意外伤害保险"产品,将该产品的保费全额捐献给灾区。
业内人士认为,金融界这种独特的支援方式,不但能给购买者提供一定程度上的保障,也能为受灾地区重建提供长期的资金保障,是救灾行动进行长期契约式救助和实行制度化保障的尝试,可以说实现了双赢,比一般捐款更有意义。(吴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