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已纷纷推出相应的质押贷款业务,也就是说,投资者可以通过对理财产品认购书的质押,向银行贷款来应急,解决个人现金周转不灵活的问题
在目前股市震荡、基金收益下降等多种投资渠道不畅的背景下,让不少投资者出现了资金周转不灵被迫割肉的窘境。
如何在投资时避免出现这类难题已经进入了商业银行考虑的范畴。《财经时报》了解到,多家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也进行了调整,盛极一时的打新股理财已经鲜见,而不少银行理财产品添加了质押功能。
"虽然银行可自由赎回的理财产品日渐增多,但产品的流动性仍然为不少投资者所诟病,而可自由赎回产品大多都是'不保本且风险较高',无法满足风险规避型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在此背景下银行纷纷推出对应理财产品的质押贷款业务。"北京市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唐路坦言。
据悉,多家银行理财产品均包含了大比例的质押贷款。其中,人民币产品质押率最高达90%,外币质押率最高达80%,质押期限最长一年且不超过产品约定投资到期日,贷款利率按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这些特点让可质押理财产品具有"收益稳定、使用灵活"的竞争优势。
可质押产品渐增
买过理财产品的投资者都知道,目前绝大多数的理财产品都不能提前赎回,也不能质押贷款,购买之后就只能被动地等着银行兑付收益。
这导致投资者的资金流动性受到限制。
根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已超过1500只,其中不少产品,尤其是保本类产品,且不能自由提前赎回。如果投资者需要强制赎回,那么就需要缴纳一定的违约金,或者无法享受银行的保本承诺,造成实际损失。
为解决这种情况,近期,兴业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均推出了可办理质押贷款的理财产品。在上述1500多只银行理财产品中,有98只明确表示可以银行理财产品协议为质押物,办理质押贷款手续,与去年相比超过了56%。
以兴业银行发行的"万汇通"外币保本型理财产品为例,投资币种为港元或美元,投资期1年,预期年化收益为4.3%和5.15%。该产品收益率并无明显优势,但由于新增了质押功能,产品在4个工作日内销售一空。
"个人质押贷款具有金额少、期限短的特点。"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部负责人李锐介绍,"特别对于急需资金周转的客户来说,它具有两大优势。首先,不需要额外的担保,只要有定期储蓄存单、理财产品认购书、个人寿险保单、凭证式国债等就可办理;其次,银行对个人质押贷款的用途没有任何限制,而且个人从银行那里得到的贷款完全是现金。"
《财经时报》采访了北京几家商业银行了解到,个人质押贷款的起贷点一般较低,如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均不设最低限额,只有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起点相对较高,分别为5000元和10000元起贷,且大部分银行的贷款期限为一年。
看清质押细节
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质押贷款产品,依然有许多细节因素要考虑清楚。
需要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如果要考虑质押贷款因素,应该把银行理财产品质押贷款的适用性、质押比例、利率、期限等细节了解清楚。
据记者了解,一般只有明确保本条款的产品才能办理质押贷款。
招商银行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可以办理质押贷款的银行理财产品主要包括100%保本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如招商银行"金葵花"??安心回报人民币20号;外币理财产品的保本比例则放宽至90%,如"金葵花"08中国系列之零售精英澳元理财计划。
至于质押比例,则是不同保本比例适用不同的质押比例。目前绝大多数银行实行的质押比例是,100%保本产品的质押率为90%,80%保本的产品则为80%×90%。例如,购买了10万元100%保本型理财产品,那么可获得贷款数额为9万元。
光大银行个贷中心产品经理郭喜庆介绍,目前银行中的人民币和美元理财产品均可做质押贷款业务,但必须是100%保本产品,而不同产品的质押率在80%?85%之间。
而质押贷款利率则按照央行的基准利率执行。在去年数次加息后,银行贷款期限为6个月以内(含6月)的基准利率为6.57%,1年期(含1年)贷款利率为7.47%。
不过,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等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具体的贷款利率可能会根据贷款人的资信状况做一定的上下浮动。
适合短期周转
虽然质押的理财产品由银行自己发行,风险可控,除冻结质押物外,无需执行其他审批手续,放款快捷,是理财资金"盘活"的最佳通道。不过,专家同时提醒投资者,理财抵押融资虽然是必然方向,但是并非所有理财产品都适合抵押融资。
"主要是因为理财产品涵盖的范围很宽泛,包括国债、人民币或外币理财、QDII产品等,同样是理财产品,受资本市场的波动影响各不相同,所以并非所有的理财产品都适合质押融资。一旦因为风险,银行大幅降低该类产品的质押率,就会影响投资者的融资效率。"国家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彦斌强调。
同时,几家商业银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他们并不主动向客户推荐这种贷款方式。
"一方面,目前的贷款利率水平较高,而保本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又普遍低于贷款利率,除非是超短期的资金周转,否则质押贷款将会得不偿失;另一方面,银行方面也担心,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法规或者司法解释规定银行理财产品可用于质押,银行一旦接受质押,其质押权将可能无法得到法律保护。"(崔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