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希望灾难发生,但是面对已经发生的震灾,我们是否应该多一些思考,有没有办法让灾难的损失减到最低?有没有可能帮助人们从灾难中获取面对灾难的力量?
有利保险意识提高
此次地震灾害将会让不少民众意识到保险对保障的重要性,有利于全民保险意识的提高。根据日本地震险发展经验显示,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一共摧毁了10万栋房子,之后日本各地多次发生地震。由于房屋倒塌不仅要负担房屋贷款,还要承担新建房屋的费用,因此引发了民众购买地震险的浪潮,使地震险的普及率由2.9%上升到了20%。
保险专家指出,其实,保险在灾前预防、民众灾害知识普及、灾后理赔与救助方面具有特殊优势。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保险业在地震灾害补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199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地震,保险业赔付了100多亿美元,成为灾后重建、经济复苏的强大动力。
在此次灾后重建工作的推进过程中,灾害性天气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保险带来的保障功能。
看清保险责任
许多投保人在购买保险时,往往会凭借自己的理解,认为只要是针对自然灾害的保险,就一定可以保"地震"。其实并非如此。
被保险人除了要看清地震是否属于"责任免除"之外,还需要关注保单中的保险责任。如在国内首家推出地震险的大地财险公司,其承保的是里氏3.8级以上的地震,而另外一款保险则是承保直接因破坏性地震(国家地震部门最终测定的震级为里氏4.7级及其以上且烈度达六度以上的地震)或地震引起的海啸、火灾、爆炸及滑坡所导致保险财产的损失。
此外,旅行社责任保险、学校责任保险等都将地震列入了免赔范围。因此,在学校或者旅行过程中发生了地震,并不能得到保障。而具体是否包含地震造成的伤害,也可能在事先的约定中体现出来,这取决于团体和保险公司的具体商议,在保费上也有一定的差别。
目前,对地震"负责"的险种包括: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个人意外伤害保险、个人意外医疗保险、旅游意外险等,都可以赔偿。至于具体能赔偿多少,则要看保险条款的具体规定等。
因此,即使购买了包含地震内容的保险,要想获得保障,还要对保险责任有所了解。有专家建议,大家在旅行过程中最好另投一份旅游意外险或寿险类产品。目前保险公司一般都有旅游意外险,价格便宜,每年保费30元、50元、上百元不等,保额最多的有50万元,还可以报销部分医疗费用。
认清意外伤害险
如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可以用很少的成本,避免巨大的潜在损失。它能把投保人所面临的风险,分散到所有具有类似性质风险的被保险人之中,即用"大数法则"来很好地规避因意外事故发生所带来的巨大损失。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在购买保险时,往往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孩子,为孩子购买了很多保险产品,自己的保障却非常少。事实上,作为子女的看护人,只有家长自己首先拥有充足的保障,才能保证孩子的生活质量不受影响。同样道理,在购买保险时,要首先考虑为担负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成员投保,才能保证家庭生活水平不变。
另外,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应该及时通知保险人。一般保险合同上明确规定,在保险责任事故发生24小时内,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或受益人有责任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因不可抗力无法及时通知的除外)。保险合同之所以这样规定,有三个原因:一是为了事故查勘的需要,收集必要的证据;二是尽可能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三是为准备理赔节约时间成本。
由于保险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客观上存在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有可能因为被保险人没有及时履行通知义务,导致重要的现场证据被破坏。而认为此事故责任是被保险人故意行为所致,拒赔或少赔,造成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与给付。因此,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必须尽快报案,以便保险公司进行及时查勘定损,为得到顺利理赔提供必要的条件。
如果是发生重大事故或者类似洪水、地震等灾难,保险公司往往都会开通24小时理赔服务电话,设置理赔快速通道和便捷的理赔流程,因此,被保险人应尽快和保险公司取得联系,如果获得理赔款的话,也就能够及早地投入到灾后重建中去。
链接
新西兰地震保险---政府与市场相结合
新西兰对地震风险的应对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地震委员会、保险公司和保险协会,分属政府机构、商业机构和社会机构。一旦灾害发生,地震委员会负责法定保险的损失赔偿,房屋最高责任限额为10万新西兰元(1新元约合0.77美元),房内财产最高责任限额为2万新元;保险公司依据保险合同负责超出法定保险责任部分的损失赔偿;而保险协会则负责启动应急计划。
新西兰地震委员会由国家财政部全资组建,在抵御巨灾风险时发挥关键作用。目前,地震委员会已经积累了近50亿新元的巨灾风险基金。除建立巨灾风险基金外,地震委员会还利用国际再保险市场进行分保,从而分散风险。当巨灾损失金额超过地震委员会支付能力时,政府将发挥托底作用,由政府负担剩余理赔支付,而地震委员会每年会支付给政府一定的保证金。
德国房屋保险---让房主受灾不受损
德国著名的房地产信贷银行阿瑞尔银行风险分析师郝鹏介绍说:"简单来说,德国房产保险的基本作用,就是让倒掉的房子重新建起来。"在发生意外后,保险公司所偿付的款项能够确保在原地盖起一座同样的新房。不论损害的房屋和设施有多旧,保险公司都应当按照新房价格赔偿。
为了保证房屋"倒而复起",无论是核算需要缴纳的保费,还是灾后偿付金额,"再造房价"成为德国房屋保险计算的基础。它不包括地价,也不同于房主购买房屋时的价格或者受损前房屋的市价等。德国房地产保险法规中对其计算方法有着明确的规定,由专业的评估师进行评估。
据德国时浩保险经纪公司的相关人士介绍,处理受灾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很多相关费用,同时也在保赔范围内。比如现场清理费、损失评估费、拆除费用、现场保护费、减损措施费用等,都由保险公司负责赔付。不过,德国房主为房屋保险所缴纳的保费并不算昂贵,一般家庭住房每年的保费约为"再造房价"的千分之五左右。目前,德国绝大多数的住房都有保险,即使在重大灾害之后,德国家庭也完全可以做到"灾后不受损"。 (一闻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