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银行理财产品所引起的争论、关注比较多,一方面是由于银行所设计的理财产品的收益遭受了国内外形势突变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虽然银行理财产品在规模数量上迅速增长,但质量和效果仍带着一个比较大的问号。所以,银行理财产品量大质低问题应该引起关注。
银行自身需要反思
从银行本身来看,其经营管理应该从3个角度去看。首先要清醒,就是对形势的判断要有自我的认知。如果从美国次贷危机的角度看,它引起全球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是导致当前整个市场恐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焦点。但是,这个焦点以及恐慌是被西方媒体所诱导而形成的。事实上,美国经济没有衰退,美元贬值是它的策略,美元的利率向下调整,给市场释放的信号是美国次级贷问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非常大。但是,美国次贷危机是美国低端客户的问题,如果低端客户会成为最发达国家的主要问题,是对这个最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一个巨大讽刺!因此,对于美国经济、美元汇率和美元利润的判断,是银行进行理财产品设计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点。
目前的QDII产品走向海外,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它成了一个悲观的、负面的市场经济的经验和经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不一样的,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经验、精力,让它对市场收益有清晰的判断,而发展中国家认为是一个机会,到海外去炒股,恰恰成为一个陷阱。比较清醒地判断当前的问题,可能是银行理财产品设计的一个基本点。
其次是要判断。这个判断应该从价格和价值的角度去策划产品收益和产品风险,在产品设计的基点上应随着国内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能乐观的时候追高,悲观的时候向下。最近两年,资本市场的发展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富的收益,这个时候银行恰恰更应该从风险的角度给投资者提示,在产品设计上应该突出风险的设计和对风险的关注,这是银行的职责。因为银行是风险管理部门,要对客户起到一个重要的引导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在大势上要有清醒的判断。
第三就是要更加专业。因为银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高端的专业机构,金融业的高端性、专业性、技术性甚至它的经验和经历对于理财产品的收益,都会有非常大的影响,自主研发设计产品是银行实力的佐证。另外,要以客户的需求来设计产品,这样以来,产品的收益和风险及合理性可能就会体现得比较突出。
投资者心态很重要
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银行理财产品。选择时,要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财富条件来选择产品投资,可以从短期、中期、长期来设计自己的收益目标,这种搭配可能对投资者来讲比较好。其次,还应该规避风险。在这个过程中,心态非常重要,因为在国内市场,投资者或者理财产品购买者只能被动接受收益。作为购买者,应该提高自己的金融专业素养,看待外汇不能像股票一样,简单地从价格涨跌的角度去看待风险和收益,而应该看到背后的原因。 (演讲 谭雅玲 整理 王丽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