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pidadaozei
2008/5/27 9:35:40
高中的时候非常喜欢一首叫做夜机的歌,偶尔晚上一人乘机时还会想起。很长一段时间都喜欢秦岭的山,觉得这才是山的样子。也曾随意的就在山中小站下车,然后在陌生的地方陌生地过几天,让自己感觉一下生活在别处的味道。
很晚的时候在汉江边的小县城冒雨上了火车,车很旧,和20年前乘坐的没有什么区别,人不少,因为是后半夜,都横七竖八着,配合闷热的天气,车上的灯光格外昏暗。与同事们一道在餐车交了钱,围着一张桌子坐下。没有办法睡过去,闲谈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匆忙过来了三四个乡民,手里紧捏着的化肥口袋里鼓鼓囊囊的是一些谋生用的工匠器具和被褥,交头接耳间感觉态度焦急。餐车例行有几个列车员在聊天抽烟,比较不耐烦地喝问了几句。同时几个年纪大的列车员大声责骂老乡未经允许进了餐车,会影响买了餐车茶座票的旅客休息。老乡中带头的说明了事端:到站的时候车厢没有开门,也没有人来报站,他们慌乱中往另一个车厢跑去,中间车已离开了车站。列车员说了几句话,诸如是老乡们睡过头了之类,可能连自己都无法说服,于是考虑到餐车供人休息的功能,打算把老乡们请到餐车外面去眼不见为净。
这时从别的车厢走来一位年轻的列车员,应该有些地位,因为掌管着负责补票的机器。年轻人果然比较清醒,首先把几个老乡分开,除了代表办交涉那位,其他的去餐车后面站着,静候通知;其次通过与餐车上的几位列车员交流和问答,让老乡的代表知道了只有他们那个车厢的门没有打开而已;再根据卖小食品的证言确定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老乡贪睡,加之运气不好,只有他们的那个车厢没有开门,但是因为没有下成车就冲到餐车,到处宣扬列车没有开门是完全错误的。正当老乡的代表神情飘忽,脸色青红不定时,年轻人又提出一个条件,下站下车,开个条子,下一班过去的车可以免费乘坐,否则可以到终点说清楚。
3点40分,到了下一站,几名老乡下车了,似乎带点感激。看着他们在另一个小站的屋檐下站着,雨还在下,没有清凉的感觉。 同行的新同事议论着事情,他们知道理由之所以成为理由,不是因为有道理,而是因为从强势的嘴里说出。
4点30分,又到了一个小站,借着灯光,小站很干净,绿化的也很好。站上几十个人头攒动,雨不大,很密,但毕竟解不了闷热。看着站在雨中的车站的员工和消失在黑暗中的下车的人,忽然想起了火车提速,根据这个趋势,这样的小站以后可能都要慢慢的消失了。
“以前过这些站都是白天的,还可以买点山货,现在要将就提速,基本都是晚上过了”,睡眼朦胧的一位老列车员像在自言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