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一轮小幅反弹之后,4月份持续高企的通胀、央行再度上调准备金率、四川突发特大地震……这一切给本已波动的证券市场带来更多不确定性,A股市场仍然没有走出反复震荡的格局,不少投资者也再度陷入彷徨。那么,在当下震荡+通胀下的格局下,究竟该如何投基呢?
保本抵通账
与离场观望的投资者相比,选择低风险产品不啻为抵御通胀的良方。在最近新发的近20只基金当中,低风险产品成为投资者主力购买的品种。
记者从国泰基金处获悉,该公司5月6日开始首发的国泰金鹿保本基金(二期)作为目前基金发行市场上惟一一只保本基金,受到投资者热捧,首日发行规模就已接近成立标准。
据介绍,国泰金鹿保本原有持有人在该基金到期至金鹿保本(二期)成立的这段时间,可以进行赎回、转换和继续持有并转为(二期)三种选择,这个过程跟基金"封转开"比较接近。但是在市场震荡加剧、后市尚不明朗的情况下,绝大多数持有人还是选择了继续持有并自动进入新一个保本周期。"到目前为止,金鹿保本一期的老客户有接近80%选择了继续持有。到金鹿保本(二期)成立之后,会直接转入第二个保本周期。"国泰基金市场部相关人士表示。"当然,除了市场原因之外,金鹿保本第一个保本周期的表现,确实得到了老持有人的认可。"公开显示,国泰金鹿保本第一个保本周期,年化收益率达到23.28%,在保本型基金中名列前茅,同时也明显高于利率加上通货膨胀指数,很好地实现了基金保本增值的目标。
上海证券研究员张瑾分析,从风险收益特性上来看,保本基金是一种收益较为稳定、风险度较低的投资品种,比较适合注重本金安全、厌恶市场高风险,又想从某种程度上分享股市收益的投资者。
平衡投资抗震荡
除了转战低风险产品外,国投瑞银稳健增长灵活配置基金经理袁野表示,在震荡市兼通胀期中,基金投资还应把握平衡之法,以实现稳中求胜。
袁野表示,在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的形势下,对于基民而言,一方面,不能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而是应该加强组合投资,在不同类型的基金中适当配置资产,做到股债平衡,避免顾此失彼;另一方面,不妨利用混合型新基金进退自如的特点,灵活应对不同的市况。如国投瑞银稳健增长基票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40%-80%,灵活的区间便于应对不同的市况。此外,该基金最大的特点在于将主要聚焦于资源优势类上市公司的股票,还能起到抵御通胀的作用。
理柏中国基金市场透视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混合型基金整体表现优于股票型基金和型基金,其中平衡类混和型基金和进取类混和型基金的平均涨幅分别为2.20%和1.11%,超过债券型基金的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