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基金圈〗 → 机构化浓厚 凸显基金发行尴尬
查看完整版本:机构化浓厚 凸显基金发行尴尬
2008/5/23 11:30:56
    今年4月以来成立的新户均持有份额均超6万

  新基金“活水效应”系列追踪报道

  天治创新先锋基金仅募资2.485亿元;华宝兴业募资4.63亿元……一系列的近况使得惨淡的基金销售更添几分寒意。同时,基民对“篮子里老基金”该如何操作多为关注,“不碰新基金”已成为不少基民对于新发基金最为直接的态度。

  种种迹象表明,机构资金是新发基金的主要“买盘”,那么,这些机构资金为何敢在大盘震荡下大举杀入新基金?这些资金抄到底了吗?

  户均持有份额高度集中

  近日,诺安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诺安灵活配置基金共募集8.573亿份基金份额,有效认购户数为10557户,基金合同于5月20日正式生效。”

  记者按照上面的粗略计算,诺安灵活配置基金的户均持有份额为8.12万份。同时,记者还发现,今年4月以来,新基金的户均持有比例一直居高不下,户均持有比例都在6万份以上。

  4月16日成立的浦银安盛价值成长基金,户均持有6.68万份;4月23日成立的东吴轮动基金,户均持有12.60万份;4月30日成立的兴业社会责任基金,户均持有11.74万份;5月8日成立的天治创新先锋,户均持有6.34万份。

  另据资料显示,去年9月型基金“闭门”前的最后一只基金——华夏复兴基金,户均持有份额仅为5211份。事隔半年,户均持有份额竟然相差超过20倍。

  机构成新基金主要买家

  在基金销售如此低迷的情况下,究竟是谁敢于以如此高的资金额度来购买新发基金呢?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4月以来成立的新基金,户均持有比例都在6万份以上,个别新基金的户均持有份额高达12.60万份。由此可见,这些新基金的主要认购群体显然并非是中小投资者。

  某基金渠道经理也证实了上述说法,他表示:“一般投资者认购基金的份额为3~5万元,而且会分散投资在3~5只基金。即使在基金销售火爆的时候,新基金的户均持有份额也一般在1万元左右。”

  业内权威人士告诉记者,基金销售低迷的时候,为了新发基金能顺利成立,不排除基金公司动用部分关系密切的机构的资金进行购买。如此之高的户均持有额度,其中肯定有不少的机构资金,当然基金公司自购也占一定的比例。

  不少新发基金最近确实颇多惊险。以4月30日结束募集的天治创新先锋基金为例,募资2.485亿创出了本轮牛市以来股票型基金募集资金的新低。这个募资额距相关规定的基金成立条件必须的净销售额2亿元仅咫尺之差。此外,华宝兴业QDII基金仅募资4.63亿元。

  买入资金抄了个小底

  对于任何机构来说,都会充分考虑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那么,这些杀入新基金的资金的现状如何呢?

  业内人士认为,从今年4月中旬以来,这些敢于出击新基金的资金不仅没有损失,反而有不小的收益,比如浦银安盛的单位净值最高曾达到了1.074元,东吴轮动基金单位净值最高曾达到了1.0227元等等,即使近数出现了不小的波动,但新基金净值普遍都在1元以上。

  业内人士表示,新基金的累加效应不容忽略,4月中旬以来成立的新基金,入市的位置在股市的相对低点,而当时敢于杀入新基金的机构资金,目前来看效果是明显的也是比较成功的!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