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篇:厘清两误区,保险要保全
天灾人祸听上去遥远,一旦发生便难以逃遁。从年初的雪灾到4.28胶济铁路撞车事故,再到5.12汶川大地震,灾害过后,不少居民均意识到意外保障的重要性,但对如何投保意外保险,一份完整的意外保障包含哪些部分却并不明晰,保险专家将给出建议。
[误区1]寿险意外保障=意外险保障
据了解,目前能够提供意外保障的产品很多,除专门的意外险外,寿险产品通常也具备意外身故、致残的保险责任。由于投保人在购买保险时存在寻求一份保单全面保障的心理,因此不少人认为,投连、万能等寿险产品中既能分享收益,又包含意外身故赔付、伤残赔付,没必要再单独买意外险。专家提醒这样的观点存在明显误区。
中国人寿广东分公司团体销售部陈茵表示,寿险的意外保障和独立意外险保险保障的主要差异在于两点,一是保险期限不同。寿险的意外保障一般是长期(终身保险)或者是定期(三年或五年),而独立的意外险是短期的(一年或一年以下),可以根据被保险人的出行需求制定。
二是保费与保障额度的不同。寿险保障一般包含意外责任和疾病死亡责任,而且多数的寿险是还本类或储蓄类,所以同样的保障额度要交纳的保费较高。而独立的意外保障责任具有灵活和个性化特点,例如旅游意外险,只负责指定路线旅游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故;又或者被保险人参加某个活动,投保独立意外险,则只负责这一活动期间的意外事故。因为独立意外险有一定的特定责任范围,属于消费型保险(保费不返还),所以只需付较低的保费就能获得较高的保障。
以某公司寿险与意外险的费用及保障对比为例,投保人缴纳万能险保费1万元,合同生效一年后如因意外伤害导致身故或身体全残,公司将赔付12万元。而如果单独投保交通意外险则可仅花费66元便获得一年40万的保障,但保障范围仅限于搭乘交通工具出险。
陈茵认为,对于闲置资金不多的普通打工者或者家庭经济支柱而言,意外险能够缓解被保险人在发生意外事故后其家属的财务压力,因此十分重要。对于一般投保人,保险专家也通常建议其在投保寿险保障后,再根据自己的日常活动需求投保独立的意外险,只需付较低的保费就能获得较高的保障额度。
[误区2]意外险=意外医疗险
新华人寿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资深专家梁木盛表示,目前意外险作为主险单独投保比较少,有70%以上的客户会在投保主险的同时附加意外险以扩大意外保障。公众对于意外险最大的误解在于,将意外险及意外医疗险混淆,认为只要发生意外,保险公司应承担起包括医疗在内的所有责任。事实上,意外险保障是针对意外身故、致残、下落不明情况的一次性赔付,而意外医疗险则通常作为附加险种,给予意外引发的疾病医疗费用的单独给付。
目前市场上已有很多综合意外保险计划,对意外和意外医疗进行综合保障。如某保险公司的综合个人意外伤害保险20万套餐,除包含20万意外身故、烧伤及残疾保险金外,还包括4万意外医药保险金、1万元住院费用补偿金、1万元手术费用补偿金、100元/天的住院津贴。
另一方面,保险学上的"意外伤害"与大众理解的"意外"也是不一样的,大众认为"意想不到的"或者是"出乎想象"的就是意外,比如大众对"意外妊娠"感到"意外",但这不是意外险的责任,保险学上的"意外伤害"是指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如地震、飓风、火灾等。
[建议]搭建完整意外保障
目前市场上的意外险产品有很多种类,如交通工具意外保险、旅游意外保险、航空意外保险、基本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同时还有针对意外事故的意外医疗费用保险等等,其保障的范围和保险金额各有不同。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士如何根据需要搭建一份完整意外保障呢?
国寿广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意外险产品面向的人群一般是16-65岁,保险费率不会因年龄不同而产生变化,这种年龄段的人群其意外险费率只与其所从事职业工种相关联。低于16岁和高于65岁的人群风险系数有不同,因此需要具体评估其投保的意外风险保障范围和其他因素而定。对于经常要乘坐飞机出差的客户,可以选择投保航空意外保险或者投保包括飞机、火车、汽车、轮船责任的交通工具意外保险;而对于喜欢旅游的客户,可以在旅行社或者保险公司投保旅游意外保险。
家庭投保意外保险也是有侧重的。很多人都认为应该给家庭中的小孩投保高额的意外保险,但是由于父母才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如果不幸发生意外事故将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财务危机,因此建议家庭的经济支柱先投保意外险。
新华人寿梁木盛表示,目前意外险作为主险单独投保还是比较少,有70%以上的客户会在投保主险的同时附加意外险以扩大意外保障,以寿险+意外险+健康险组合模式比较多见。比如定期寿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意外伤害医疗保险(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再投保疾病住院保障),这是经典的消费型保险的组合模式,保费较低,保障较高也全面。如果支付能力较强,要求保障较高,还可以选择含养老功能的寿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意外伤害医疗保险+个人住院医疗保险。
财产篇:身外物投保量力而行
记者了解到,针对个人投保的财险,如车险、家财险等,都不保地震。家财险主险是对发生火灾、暴雨、雷击等意外造成财产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但对由地震、投保人故意行为造成的损失不负责。同样,车险也拒保地震,但可以赔偿因雪崩、泥石流甚至地陷、地裂等造成的损失。
[车险]保地陷不保地震
据太平洋保险车险部相关负责人马正介绍,车险可保地陷、地裂、泥石流、台风、雪崩等造成的车损或人员伤亡,但不保地震。因地震导致的损失,保险公司不予赔付。
交强险是最基本的车险,主要保障因交通事故导致的第三方伤亡,保额相对较低。在此基础上车主一般都需要另买商业车险作为补充。商业车险的主险有4种,即车损、第三者责任险、车辆盗抢险和司机乘客的人身意外险。车辆盗抢险的损失,按照国家规定的报废标准,精确到月来计算折旧率,然后确定被盗抢时的车辆价值。
还有家庭用车随车行李物品损失险,家庭用车代步费用险等。前者只有家庭用车可投保,保额根据具体损失金额协商确定,保费为保额的1%.马正表示,因车辆故障等意外,包括地震发生时,不得已弃车步行的,家庭用车代步费用险可做赔偿。
费率方面,根据车型、座位数以及险种搭配等,各家保险公司制订了不同的保费标准,同时对于全保客户提供一定的优惠率。所谓全保,是指保车损、第三者责任险、车辆盗抢险、司乘险、玻璃险和不计免赔险"6件套"。
马正认为,市民购买车险时应根据需要量力而行。如果是旅行车,最好购买全保,保障充分也优惠。如果司机经验丰富,且车辆使用较少,应主要购买第三者责任险。另外,车辆的档次、设备等,也是投保时的考量要素。
[工程险]自然灾害全保
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财险部副总经理涂必峰介绍,我国的保险公司大约在1979年到1996年,在所有的财产保险中,提供对于地震责任的附加险,但后来取消,因为费率条件不匹配,承担不起。目前国外的商业保险公司也大都将地震作为除外责任条款,有的国家如日本等政府提供的巨灾险,会保障地震。
除车险外,目前的财险产品可分为三大类,企财险、工程险和家财险。企财险方面,个别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企业可增加有限额度的地震附加责任险,此外绝大多数将地震责任除外。涂必峰透露,人保财险总公司根据各省的经济总量,给予各分公司一定的额度,用于为一些大企业提供地震保障。对于某些十分重要的客户,如中粮油、中石油等中字系的企业,人保财险可为其灵活增加地震责任附加险。
工程险一般都将地震纳入主条款的保障范围,不过会严格控制风险。建筑安装工程的进程中,如修路、挖隧道、建水电站等,如果因地震、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导致损失,工程险会给予赔偿。涂必峰介绍,在承保前,保险公司会进行严格的技术性风险评估,从而确定费率。他表示,在重庆、四川等地进行的工程,由于地质条件复杂,风险评估相对更加严格,甚至可能拒保。
[家财险]保障可延到伸户外
家财险可保雷雨、冰雹、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但都将地震列为除外责任。家财险的主险保障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房屋建筑及室内财产损失。不过,涂必峰指出,对于价值难以确定的室内财产,如字画、古董、文件、契约等,需审核评估价值后才确定是否承保。
通过附加险方式,家财险产品的保障范围大大拓宽。据涂必峰介绍,该公司的家财险产品最多可有11个附加险,包括附加室内财产盗抢险、家用电器责任险、水渍险、现金及金银首饰损失险等,细化对室内财产的保障。
同时还可将保障延伸到户外或人身,可附加户外抢夺险、第三者责任险、家庭成员(或客人)意外伤害险等。所谓户外抢夺险,是指房屋主人在户外遭遇抢劫时,报案后勘定的随身物品损失,如笔记本电脑、现金等,可获得保险公司赔偿。不过,他提醒,市民投保家财险时,应根据财产的实际价值来投保,选择适当的保额,投少了不够,投多也无益。因为,家财险严格规避重复赔偿。当拥有一家保险公司的多份保单时,累加的赔偿额不会超过损失总额。当保单分属不同保险公司时,则按比例分摊赔偿。
随身物品通过附加投保
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主险来保障随身物品,一般以附加险的形式提供保障。此前,有保险公司推出双抢险,但未能坚持成为常态。附加险倒是不少,如上所述,购买车险时,可附加家庭用车的随车行李物品损失险。购买家财险时,可附加户外随身物品抢夺险。另外,不少旅游意外险产品在主险条款或附加条款中,也提供随身物品损失保障。
因此,市民可根据需要,在购买上述保险时,考虑是否同时投保随身物品损失险。本报记者辛灵
-旁边报道:旅行社责任险≠个人旅游意外险
媒体报道称,四川阿坝一带属旅游旺地,本次地震发生时,四川某旅行社大巴整体被埋,除一人获救外,其余估计已全部遇难。另据国家旅游局数字,截至14日19时遭地震影响的境内外旅游团共计506个,10386名游客。目前当地保险公司已着手对出险旅行团给予赔付,那么如何在旅行前做好意外保障工作呢?
参团游附加险自行选
对于参团出游的旅行者,首先应看清旅行合同,出险后可向旅行社索赔。因为依据国家2006年新版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旅行社责任险是一种法定强制保险,它由旅行社投保,保护的是游客的利益。对旅行社在从事旅游业务经营活动中,致使旅游者人身、财产遭受损害应由旅行社承担的责任,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2006版旅行社责任保险中涵盖了旅游过程中可能面临的90%以上的风险,其中包括交通事故、自然灾害、食物中毒导致的人身伤害,每位游客的人身伤亡责任限额提高为30万元(其中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4万元)。虽然属于强制保险,但由于存在侥幸心理,目前仍存在一些钻空子不投保旅行社责任险的单位,特别是在短线游的团队中,参团者应务必看清合同。另外,有些旅行社还考虑不同游客的需求设置了多种附加险,如附加旅行社特殊旅游项目责任保险、附加旅行社取消/延误损失保险等,投保人也可以向旅行社询问,选择性投保。
自由行免责条款要睇清
除了旅行社责任保险,游客应为自己也系上一条"安全带",尤其是对于那些喜欢自由行的驴友。一般情况下,人身意外险的保障范围都会涵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部分保险公司推出的人身意外险还涵盖了旅行期间的行李损失、行程延误以及旅行外出期间家庭财产盗抢损失等。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大部分旅游意外险均将攀岩、越野、高山滑雪等列为除外责任,热衷这些项目的驴友应在购买前仔细询问。(董珺)
-案例:差旅遇险,如何理赔
杨先生出差美国纽约时,因劳累导致急性胃出血,他立即致电保险公司的紧急救援服务电话。保险公司随即安排他进了当地一家医院进行治疗,并通知了身在广州的杨妻。杨妻根据保险合同提出理赔申请,保险公司根据其提供的相关证明,为她安排了广州至纽约的来回机票,前往探访照顾杨先生(慰问探访费用补偿)。治疗结束后,杨先生拿到医院出具的收费收据、急诊病历及出院小结,交给保险公司,获得医疗补偿。
专家提醒,万一出险,应及时取得相关证明,以便理赔。人身医疗方面,如因意外或疾病需治疗,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保留医疗收费收据、完整的门诊、急诊病历或出院小结、医院出具的检查报告等相关资料原件。旅行期间发生重大意外事故应立即打SOS电话寻求帮助。
此外,若因交通事故受伤,还应提供交通事故报告或"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原件;被盗抢、故意伤害等,需提供公安报警回执或公安证明。
个人责任方面,要注意的是,未经保险公司书面同意,切勿对事故主动承认责任或对损失达成和解,否则难以理赔。如涉及法律诉讼,可立即将收到的法院传票或其他的索赔诉讼文件送交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将按保单责任范围及条款,协助诉讼。(记者 董珺 辛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