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们经常谈论CCTV正在热播的《赢在中国》。禁不住“蛊惑”,我也抽空在网上观看了最近的一期:第三赛季商业实战利郎篇——“2008利郎赢在中国”。在这一期的比赛中,选手们被要求为利朗服装公司设计一个全新的平面广告。比赛的总评委是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牛根生先生,另外两位评委分别是巨人网络公司首席执行官史玉柱先生和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朱新礼先生。
众所周知,这三位都是中国企业界赫赫有名的成功人士。根据节目的介绍,利朗公司是在中国率先推出“商务男装”概念的服装公司。商界名家与商务男装品牌同时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最具商务特点的栏目中,嘉宾的着装本应向观众展示典范的商务形象,成为商务人士着装方面优雅的榜样。但若稍稍注意一下节目中三位评委的着装,却不禁让人感到有点遗憾:《赢在中国》输在了形象。
商务着装礼仪的潜规则是为了成功建立形象,而不是为了漂亮而穿着;是为了建立信任而注意形象,而不是为了突出个性而张扬自我。商务形象不同于舞台艺术,不同于潮流时尚,更不同于生活中别出心裁。商务着装必须尊重商业游戏的规则,而这种规则注重表现的是职业权威感、可信度和影响力。
很可惜,三位评委在这方面显得都不够专业。
在本期比赛中,总评委牛根生先生的着装就存在着如下三大问题。第一是领带的选择不合身份。墨绿的底色、夸张的无规则大花纹,容易让人产生轻浮和幼稚的错觉。在美国或欧洲,这种领带通常会挂在初级销售人员的胸前,伴随着他们穿梭行走在纽约或巴黎街头及高楼大厦之间。这种看上去就廉价的领带一般都不是真丝材质,而真丝材质是商务领带的起码要求。所以,佩戴这类领带的多是三十岁以下,尚无经济基础并且审美品味不高的年轻人。第二是衬衫的感觉有欠精致。国际商务着装要求衬衫的衣领绝对平整。而牛根生先生衬衫的衣领上却有明显的褶皱,或是因为熨烫不到位,或是因为尺寸不合适。第三是西装的剪裁不够合体。如果这套西装是从成品衣店里挑选而来,我建议牛根生先生立即停止购买任何成品套装,因为他的身材并不适合标准的成衣尺寸。如果牛根生先生的商务套装都是专门定制的,那么我建议他尽快换一家具有国际水准的男装定制公司。不可否认,牛根生先生在本期节目中所展现出来的个性魅力和思想深度让人佩服;但从商务着装的角度来看,却很有可能给那些熟悉国际商务着装礼仪的人士以浮浅、粗糙、没有品位、缺乏信任和权威的感觉。
如果说牛根生先生的着装不够商务和国际化,那评委史玉柱先生在本期比赛中的着装就更加离谱了。尽管这种类似针织材质的大红色T恤衫是他的“偏爱”,也是他在《赢在中国》节目中的个性特质。但是这种没有职业衬衫,没有成套西服,没有商务领带的着装,在国际商业职场上通常是难以被容忍的,而且会被称为“Hecomes naked withnothing”(赤身裸体,空手而来)。在史玉柱先生的公司内部,游戏规则由他制定;当某人成为某一行业的超级大腕并具有绝对的发言权时,那个行业的游戏规则也可以根据他的喜好而改变。但是在商务着装的领域内,我建议史玉柱先生还是以国际规范为准则,重视商务着装礼仪。在这期节目中,史玉柱先生的着装给人的感觉是幼稚、狂躁、叛逆。作为一个成功企业家,他本应表现出成熟稳健的风范。但如此个性着装,不仅反映出在着装礼仪方面,他缺乏尊重其他评委、所有参赛选手和亿万观众的意识,还让他显得徒有鲲鹏之志,缺少海纳百川的胸怀,公众形象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给他的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因为老板的形象就是公司的形象。
来自中国果汁产业的大亨朱新礼先生的着装是三位评委中比较符合商务着装礼仪的,但领带的选择和佩戴却是个败笔。一是橘黄色领带过于鲜艳。如果朱先生喜欢这种色系,我建议他选择更温和或者更沉稳的色调。因为在整体着装中如果没有其它饰品搭配呼应的情况下,领带的颜色不可以太抢眼、太招摇。二是领带结过大。领带结过大给人以反应迟缓、信心不足的感觉。三是领带过长。领带的底部三角应处于腰带的中心,过短就显得滑稽可笑,过长则暗示慵懒懈怠。
在《赢在中国》的比赛中,每位评委对参赛人员进行评点,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而在荧屏之外,包括商界人士在内的亿万观众,也正在以手中的遥控器对节目行使“生杀”大权。商务着装礼仪是各国通行的国际规范,当中国希望变得越来越国际化时,当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节目希望成功模仿甚至超过风靡世界的美国同类电视节目鼻祖“学徒”(Apprentice)时,节目中的嘉宾是否也应该注意遵循国际商务着装的规范?在节目中的评委意气飞扬的点评时,有没有想到选手和观众不仅仅在听他们说什么,也在观察他们看起来如何?每个评委都是商界人士引以为荣的成功企业家,他们代表着中国企业家的整体形象,更代表着本企业的形象。可惜,这期嘉宾评委们显然忽视了这一点,忽视了自己的着装在观众中可能引起的心理效应,以轻率的着装走上电视屏幕。
就像《赢在中国》选手的输赢不在一日之功,各位评委商务形象上的问题也非一时之误,而是长期对于商务礼仪尤其是商务着装的忽视所致。